当投顾的"稳赚承诺"变成泡影:一位股民的维权之路
"王老师,您上次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这和您说的完全不一样啊!"杭州的李先生(化名)盯着手机屏幕上的K线图,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他在某持牌投顾公司的"金牌分析师"反复游说下,缴纳了8.6万元服务费,换来的却是连续亏损的股票推荐。
一、"稳赚不赔"背后的文字游戏
李先生的故事并非个例。去年初,他接到自称某知名投顾公司的电话,对方用标准的"沪普"(上海普通话)热情介绍:"侬好呀李先生,我们这边有个‘翻倍计划’,年化收益保底80%,不满意随时可以退费的呀!"
这种保证收益的话术在投顾行业并不罕见。细看李先生签署的服务协议,第4.2条用极小字体写着:"本公司不承诺投资收益,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而当李先生要求退费时,对方却翻出合同第7.3条:"服务启动后,因客户主观原因终止服务不予退款"。
"他们当时明明说随时可以退的!"李先生后来向📞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回忆道,"现在才明白,所谓的‘退费’是指服务期满后的‘续费优惠抵扣’。"
二、这些合同条款要当心
通过分析多个类似案例,我们发现投顾合同常见几个维权突破口:
- 收益承诺与合同条款矛盾
很多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保本保收益",但合同却明确写着"不保证收益"。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这属于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 -
服务内容模糊不清
某份合同中写道:"提供个性化投资建议",却未明确建议频率、形式和质量标准。有投资者反映,付费后只收到群发的市场分析,根本没有所谓的"专属服务"。 -
退费条件隐藏陷阱
"7天无理由退费"听起来很美,但细则要求"未使用任何服务",而实际上从签约起就算"开始服务"。有投资者吐槽:"这不是和理发店办了卡,进门就算消费一个道理嘛!"
三、沉默是最大的敌人
广东的刘女士(化名)最初也自认倒霉:"算我眼瞎,就当交学费了。"直到看到朋友通过维权要回部分费用,才鼓起勇气尝试。她后来分享经验:"关键要保留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是他们承诺收益的证据。"
维权专家提醒:很多投资者因为怕麻烦或觉得希望渺茫而放弃,这反而让违规机构更加肆无忌惮。实际上,通过专业指导收集证据,多数案例都能通过协商达成和解。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四、你可以这样做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分三步走:
- 整理证据链
- 保存所有通话录音和微信聊天记录
- 标注合同中存在争议的条款
- 整理转账凭证和服务记录
- 理性沟通协商
先通过官方渠道提出退费申请,注意录音。有投资者反馈:"当我准确指出他们违反《证券法》第136条时,对方态度马上软化了。" -
寻求专业协助
当自行协商无果时,可以考虑委托专业团队。有维权成功的投资者表示:"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比自己折腾效率高多了。"
记住,你的沉默可能就是对方期待的结局。与其独自懊恼,不如主动争取应有的权益。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姓名均为化名,案例细节已做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