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投顾是正规公司吗?荐股服务暗藏玄机!2天成功追回服务费全记录
"老师,我这个月工资全赔进去了..."上海浦东的李先生(化名)盯着手机上的股票账户,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他通过某持牌投顾公司的"金牌分析师"推荐,先后支付了6.8万元服务费,结果推荐的股票接连跌停。当他提出质疑时,对方却甩出一份当初签的服务协议:"白纸黑字写着投资有风险,您自己签的字不记得了?"
一、投顾服务的"甜蜜陷阱"
去年10月,李先生被拉进一个名为"价值投资交流群"的微信群。群里的"王老师"每天晒出涨停板截图,声称:"跟紧我们的节奏,年化收益不低于80%"。更让李先生心动的是,群里有不少"学员"晒出盈利账单,还有人发红包感谢老师。
"刚开始我也怀疑,但看到他们营业执照、投顾资质都很齐全,就想试试看。"李先生回忆道。在客服反复承诺"不满意随时可退费"后,他先购买了1.98万元的季度服务。
典型套路解析:
1. "幸存者偏差"话术:只展示盈利案例,对亏损案例绝口不提
2. "饥饿营销"策略:虚构"名额有限""即将涨价"等话术
3. "免责条款"埋伏:合同用极小字体注明"不承诺收益"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当李先生发现推荐股票连续亏损要求退费时,对方却搬出合同条款:
- "服务期超过7天不予退费"(实际签约时未重点提示)
- "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与当初"精准布局"的宣传矛盾)
- "超额收益分成"条款(盈利时要分30%给机构)
"最气人的是,后来发现他们给不同客户推荐的竟然是同一支股票!"李先生通过维权顾问帮助,在对方内部培训资料中发现,所谓"个性化服务"其实是标准化的荐股模板。
常见合同漏洞:
1. 服务内容模糊化(如"提供投资建议"未明确次数和质量标准)
2. 退费条件不对等(消费者违约要赔款,机构违约仅退部分费用)
3. 关键条款隐藏(重要内容用浅色小字印刷或放在附件)
三、2天快速退费的关键突破
通过专业维权团队指导,李先生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固定证据链:整理全部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宣传材料
2. 找出宣传矛盾点:对比口头承诺与合同条款的差异
3. 精准施压:指出对方在《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中的合规瑕疵
"没想到周三提交材料,周五就收到80%费用返还。"李先生特别强调,"关键要找到对方最怕被监管关注的软肋。"
四、维权路上的"避坑指南"
- 警惕"免费诊股":往往是获取客户信息的诱饵
- 核实所谓"成功案例":要求提供可验证的完整交易记录
- 注意付款流向:正规机构应是对公账户,私人转账风险极高
- 保留沟通记录:特别是关于收益承诺的语音、文字证据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姓名、部分细节已做模糊化处理。所有维权案例均有完整证据链支持,具体退费比例因案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