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投顾推荐的股票可靠吗?一位老股民的退费维权实录
"老师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老张狠狠拍了下键盘,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踩雷。半年前在某知名投顾公司交了5.8万元服务费,对方承诺的"月度30%收益组合"不仅没兑现,反而让他亏掉了近20万本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投顾服务那些不得不防的"坑"。
一、投顾公司的"糖衣炮弹"套路有多深?
去年夏天,杭州的周女士被拉进一个"私募建仓群"。群里的"陈老师"每天晒出涨停板截图,声称:"跟着我们机构席位操作,三个月账户翻倍不是梦"。在连续七天观看直播课后,周女士最终支付了9.6万元购买"至尊VIP服务"。
"刚开始确实赚了点小钱,"周女士回忆道,"但老师后来让重仓一只所谓的内幕票,结果连续五个跌停板,想跑都跑不掉。"当她要求终止服务时,对方却拿出合同条款:"因客户个人操作导致的损失,本公司不承担责任"。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合同里藏着的"魔鬼细节"
我们梳理了上百份投顾服务合同,发现这些常见问题条款:
- 收益承诺擦边球
某合同写道:"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但业务员私下却保证"年化不低于80%"。深圳王先生提供的微信记录显示,投顾称:"去年跟着我们操作的客户最差也赚了50%" -
责任规避条款
多数合同会注明:"投资建议仅供参考",这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中"应当客观、专业、审慎"的要求存在明显偏差 -
服务内容模糊化
南京李女士购买的"金钻服务"实际只是群发短信,与承诺的"一对一专属服务"相去甚远
三、这些情况可以考虑协商退费
根据我们的维权经验,符合以下特征的服务协议存在较大协商空间:
- 投顾人员未取得执业资格编号
- 存在代客操作或分成约定
- 宣传材料与合同条款严重不符
- 未按规定进行风险测评
上海徐汇区一位投资者通过梳理聊天记录,发现投顾多次暗示"保本",最终拿回了7成服务费。关键是要找准合同与实操的差异点,这个需要专业人士帮忙梳理。
四、维权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
- 证据固化要及时
记得保存:宣传页面截图、沟通记录、转账凭证。有位广东投资者因为及时录屏了直播中的收益承诺,维权成功率大大提高 -
时效性很重要
通常服务终止后6个月内是协商黄金期,超过一年难度会增大 -
分阶段推进
先通过客服渠道尝试协商,若无果再考虑其他合规途径。我们接触的案例中,约65%在协商阶段就能达成一致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不当行为,可咨询专业维权服务。小羊维权团队已协助1200+投资者维护权益,联系电话: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成功退费后再收取服务费。
(注:文中案例均为真实维权经历改编,公司名称已做合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