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省平台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其中百亿级规模平台企业超50家,活跃网络经营主体达到1000万家;平台企业营收总额达到2.2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在5%。
浙江平台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数据显示,目前,浙江平台企业数量超过850家,数量和交易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浙江省跨境电商全业态出口3500多亿元,增长10%,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2%;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最大增量。
引导头部平台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
尽管浙江在人工智能上取得了突破,但目前浙江的技术驱动型平台企业仍偏少。为此,《行动计划》提出,继续引导头部平台和细分赛道平台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型,加大研发比重,在大模型等新兴领域保持领跑优势。比如,支持发展大模型的服务平台,加快打造繁荣的大模型应用服务生态。
今年以来,浙江开始实施“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打造了诸暨珍珠、嵊州小笼等一批消费平台经济的专业示范样板,取得了显著成效。《行动计划》提到,今年浙江计划打造25个以上百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扩面100个县级消费品产业集群。
聚焦供需两旺,《行动计划》提出着力打造激发消费活力的新标杆。例如,通过实施“浙江精品”培育计划,提升产品服务品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消费”,打造一批创新应用消费场景;营造一流消费环境,持续擦亮“放心消费在浙江”的金字招牌。
日前召开的浙江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持续擦亮平台经济“金名片”,加快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建设。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表示,实施平台经济创新攀高行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从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着力打造科技引领的新标杆。聚焦数实融合,深化“平台+产业”双向赋能工程,建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标杆。聚焦开放共赢,实施跨境电商出海拓市行动,不断提升平台竞争力,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要强化新经济、新业态监管制度供给
围绕浙江平台经济和《行动计划》,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和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浙江平台经济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首先是竞争越发激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国各地对平台经济的日渐重视,平台经济的入局者越来越多。原来是“省运会”,只有浙江选手在场上赛跑,现在是“全运会”,甚至是“奥运会”。要在其中保持先行者的地位,难度会越来越高。
其次是消费市场有了变化。“原来住房、家电等耐用品消费较为红火,消费者有了需求会自己去网上找货。”上述负责人表示,现在情绪消费增长迅速,网购方式从“人找货”变为了“货找人”,即商家制造需求来吸引消费者下单,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纷纷崛起,以传统电商为主的浙江平台企业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革新。
如今,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经济打破地理边界和传统壁垒,加快了商品和服务跨境流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正越来越凸显。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行动计划》鼓励平台经济全球化布局,打造高能级开放省域样板。比如,大力培育龙头跨境电商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竞争力;发挥跨境支付企业集聚优势,打造全球跨境支付结算中心;加快构建“海陆铁空”立体化国际物流通道等。
平台经济的创新发展要全力支持,但常态化监管也不能松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始终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是现在平台经济领域“内卷式”竞争加剧,“低质低价”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对此,要强化新经济、新业态监管制度供给。比如,开展平台算法治理,构建直播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以高水平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