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J40到ELMT Max,陆荣铧谈北京越野如何“再造经典”?


[汽车之家 行业]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车展)如约揭幕。本届车展集中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成果,呈现中国为全球汽车产业革新提供的“中国方案”。同期,汽车之家邀请了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陆荣铧展开深入交流,一起聚焦创新,共话行业未来。

汽车之家

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陆荣铧

在对话中,陆荣铧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市场变化:“大家对流线式的造型要么是审美疲劳了,造型更立体一点的车型显得更潮流一些”。他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行业预判:“在2025年方盒子的整体市场突破100万辆”,而此前市场规模仅为20-30万级。

谈及经典车型BJ40(参数|询价)的焕新,他分享了“坚守”与“突破”的哲学。首先是坚守,BJ40的经典造型风格与强壮线条是其深入人心的标识,更深层的坚守在于安全底线;其次是突破,“不能一成不变”,必须顺应用户出行场景的变化,比如内核全面升级,搭载8155芯片、15.6英寸大屏及智能座舱模型,以此“再造经典”。

以下对对话实录(精编):

汽车之家: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以新能源和城市SUV为主导的背景下,硬派越野逆势增长,我们注意到北京越野品牌今年的销量尤为亮眼,您认为驱动销量增长的核心因素有哪些?

陆荣铧:其实大家看到今年整体市场市场也在往前走,我们自己内部是叫饱和的市场,大家对流线式的造型要么是审美疲劳了,造型更立体一点的车型显得更潮流一些,或者更符合这两年大家特定差异化的需求。所以我们自己的判断包括行业的预估,在2025年方盒子的整体市场突破100万辆,像前几年其实是20、30万的规模。

整体乘势而上之后,北京越野的产品矩阵也更丰富了,之前可能是两个车型单打独斗BJ40、BJ60,从去年开始有轻越野的车型,比如BJ30。包括今年7月份也上了BJ30的改版车型。再更大的变化是上了增程版,价格定在大家认知锚点比较准的地方,一下子点燃了这个市场,也带动了整体的销量,从去年到现在环比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特别是在9月、10月,我们也站稳了大概月销1万5的台阶。所以,你让我说市场带来的变化,一是整体市场在往前走,二是自身的产品更新,这次是台阶踏得比较准。因为今年马上也快结束了,到2026年也考验了产品的营销团队怎么样持续的,一次成功还不算特别难,连续的成功也是摆在我们2026年要解决的课题。

汽车之家

北京越野BJ30

汽车之家:现在做硬派越野的玩家越来越多了。

陆荣铧:包括方程豹、红旗,我们了解到的新势力都在做。所以供给端,大家可选的也更多了。所以,大家的市场份额或者是产品竞争的压力,是会越来越大的。

汽车之家:未来通过哪些策略来提升竞争力?

陆荣铧:第一,还是要维持住基本盘。每一个品牌或者是每一个车型有它最基础的部分,围绕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北京越野本身,除了location以外,越野专业性的东西要做好,包括底气,以及智能化,其实智能化是属于常规的水平。在塔基的部分做了之后,更多是回归到用户的需求,卖了这么多年的车,用户的期待还比较大,基于用户的真实需求,通过轻越野的车型探索更多的产能,为用户来造车,这是我们觉得能够面对竞争的最大一个底气。说一千道一万,价格和造型的定位准确造成了契合度是挺高的,所以也给造型团队很高的要求。另外对企划团队策略等等在明年会有一个很大的变革。

汽车之家:我们看到每次发布的全新未来原型车,能否介绍一下这款车的核心亮点?

陆荣铧:我们在这次发布会上展出了ELMT Max的未来原型车型,ascent就是元素,我们也尝试站在用户的视角去看北京越野三五年以后,或者是更长的时间,中国越野车会去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次想传递给个大家的是功能化的极致,包括它的架构是外露式的,这其实是一个延续。不管是汽油、柴油还是增程,它都是标配隐藏式的防风架,这也代表了品牌的底蕴和品牌的坚持,其实也是在为用户坚持,这对用户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汽车之家

北京越野ELMT Max

我们发布了这个车之后,其实一直还没有取中国名字,想着说用广大网友的眼光,我第一眼看到它脑子里蹦出来是什么样的词,我们做一个征名的活动。因为ELMT Max是北京越野给出的一个答案,它不是普世的,大家都能够满足的答案。所以趁着还有时间,我们把关于未来越野的答案尽量的往更普世、更标准的方向做一些优化。

汽车之家:这款车主要表达对未来的愿景还是说有量产的规划?

陆荣铧:应该是愿景更多,这个车里面涵盖了对架构的畅想、功能的畅想,还有未来使用场景的畅想。我们的四门是可以可拆的,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的模块,比如说屏幕是左右移翻转。这个车完完全全原封不动的量产,难度非常大。但是这里面有壁柱的爬梯等很多的元素,我相信在未来的车上面会逐渐的去搭载,想探索一下未来越野车是什么样的。

汽车之家:刚才提到BJ40是作为国产越野车很深入人心的经典车型,在这样一个高起点推出BJ40探险家,如何在与传承经典的同时又实现突破?

陆荣铧:说起BJ40就说来话长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或者是在最初一段时间之内,BJ40车型的名字反而比北京越野车品牌更响亮一些,因为它卖了很长的时间,对它的造型、风格并没有做很大的改变。这也是刚刚说到十多年来汽车市场一直在服务生产,我们怎么样坚守心中的固定部分,首先我们想到的是说可能造型语言或者是造型风格,或者想通过造型来传递的信息是相对稳固的,可能是相对强壮的造型风格,或者是粗放,或者是大线条。当然在新能源的潮流下,这样的造型风格,对能耗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理解这是整个品牌造型的传递,所以这方面是我们要坚持的。

汽车之家

北京越野BJ40

第二个要坚持的是对安全底线的守护,包括刚刚提到对内嵌式的防滚架,包括两个八纵的大梁、四驱线等等。好多人都在说安全是最重要的,造型想传递的信息,一个是对安全的坚守是我们不变的。

另外还有要回应时代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再豪华的马车可能到现在都不如一辆电动车,顺应时代的变化,在舒适度上面、科技化、智驾上面,你要顺应用户出行场景的变化,要做出调整。这次出发的BJ40探险家就是从用户的需求上出发,总有一部分相对硬核的用户,觉得之前那个造型轮眉更大一些,车型更魁梧,喜欢这样直给的造型风格,再加上科技化的内饰,我们觉得这样更适合这类人群。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之后,我们也快速找到了研发团队和用户见面,所以才有了今年年底网站上出了探险家。它就是从2008年到现在相对比较经典的造型,当然做了一些优化和调整,整体的框架是没有变的,还是让大家感受到一丝熟悉的经典味道。

内饰做了设计,包括8155芯片,包括15.6英寸的大屏,互动的大模型等等,舒适的皮质座椅,还是让它回归到在2025年或者是2026年符合当下用户使用的座舱模式,同时外观上面还是相对比较经典的外观。我们叫再造经典,这也是近年来发布探险家的,或者是制造探险家的心路历程。

汽车之家:所以我们会在造型和安全上做到坚守,在智能科技上做自我突破。

陆荣铧:对,造型不完完全全是点线面的东西,可能想在造型上传递信息,包括果敢、探索,也不会一味为了续航去投钱。

汽车之家:如果时间拉得长一点,现在智能座舱会逐渐趋同,您认为下一个消费者选择车的关键点是什么?

陆荣铧:我个人的观点,这是一家之言我们一直在说做场端研究,做用户的洞察,无外乎是研究人花钱买车,你把人研究清楚,他用什么样的钱,更多是金融方案是怎么样的,还有人跟车的关系。最开始是座舱,大家在卷造型、卷动力的时候,卷不动了,座舱是一个特别好的,座舱从3G、4G到5G,从单屏到双联屏到N个屏,从座舱到智驾,好像感觉又卷不动了,都差不多了。我个人观点是当它差不多的时候,它就回归到车最本质的地方,你的空间,你的定价锚点,和你造型想传递的信息,包括你这个品牌到底想传递什么信息。

今年2025年年初麦肯锡发过一篇文章,大多数的用户买车,他心中会装3到5个品牌。BBA+沃尔沃+凯迪拉克,到最后80%、90%还是回归到想买的去挑。所以到最后挑的这些品牌,可能品牌传递的信息是认同的,造型是OK的,价格也是可以的。汽车哪怕是进入新能源时代、纯电时代,回归到竞争的本质还是在车本身上面,这是最关键的。

所以,现在也要对品牌传递的信息,大家怎么样能够更快的挪到前五,在整个市场里面进到前五,可能不是三五年能达成的,但是我们在这个品类里面,在方盒子领域里面,或者是在户外的品类里面,尽快实现到的前五,靠品牌树立的形象。我们是军工的企业出身,我们有专业的、安全的底线。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包括后续做传播,也要跟专业的品牌去做专业上的互动,让大家记得我们的安全、专业是OK的,再去说造型,说定价。它是相对要坚守的,但是又有相对有成熟的东西,一旦定准了,这个车型就成为爆款,所以它的竞争又回归到比较朴素的阶段。

下一个浪潮,说不定6G的时候又有新的变化。虽然我觉得不太可能,但是这样情况的出现,比如无人机或者是什么的,场景会不会变得更加贴合大家。大家都在寻找,都在探索,大家一说都很同质化,现在内饰比较同质化,现在连外观都长得差不多。所以,我们还是在尝试。

汽车之家:那您觉得北京越野最大的护城河是什么?

陆荣铧:我们认为是专业跟安全,专业是我们一以贯之要去做的。安全就像我们所说的,其实像防滚架,全球只有牧马人跟我们有,但是能做到标配,包括能做到不外露内嵌式的,也只有我们在做。你说我这个造型在里面,大家也都看不见,我不放内嵌式的防滚架也无所谓,翻滚的几率是千分之一不到,这就是我们的坚持。说得坦率一点,这是我们的商业,我们要去打造这样的人社,不管是后续的40还是什么样的系列,我们要一代一代的去突破。以前沃尔沃安全是多点安全带,多一点气囊,我们是再次之外在电池安全跟车架的融合,我们是柔性的。跟电池相关又不完完全全是电池的东西,我们的安全是OK的,气囊处没有绝对能打,但是靠翻滚、翻折冲撞的时候,能够更加守护安全,安全是我们的护城河。

汽车之家:这次全运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北京越野男排组成的“大长腿男神天团”,那么北京越野为什么会选择与男排合作呢?

陆荣铧:两个精神在触动。一个是我们讲的越野精神,越野精神代表着探索,代表着无畏,代表着果敢,代表着什么都敢于去试一试。还有一种是体育精神或者是竞技精神,它就是要去挑战第一,要去勇于成为第一。其实不光是排球或者是篮球等,运动说要锻炼核心力量,核心力量不能下滑,我们也有我们的核心力量,安全、专业,所以在内在的内核上面是共同的,越野精神跟体育精神是共同的,所以后续也会跟更多不同体育类型合作。

再有一个他们的身高很高,对空间的要求很大。从去年到今年,什么样的车型基本上大差不差都能卖,无外乎5米车长,2米车宽,三排六座大SUV,好像成为一个标准的答案,好多车企都在出这辆车,大家对空间的要求更大了,我们把车做大了,获得更大的空间。

汽车之家:最后想请教您一个趋势的问题,今年1-10月份新能源渗透率53%了,包括燃油、纯电、插混的比例是5:3:2,你能不能预判一下2025年的市场增速,以及新能源的渗透率和市场格局。

陆荣铧:新能源的渗透率明年一是政策上补贴会退坡,大家都在讲这块。包括现在补贴退坡也造成了对下游资源的抢夺,明年要看供给端,大家都在差不多一致的声音,燃油车会慢慢回归到向上回归的状态,本身就差5%的购置税。明年国家经济的补贴大概还是要延续,因为从整个经济的角度来说,其实明年我们国家对汽车产业经济贡献值或者是份额还是要有更大的要求,因为其他的几个支柱产业在明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出口到房地产到烟草,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明年随着大家对新能源的便利、安全慢慢拓展,还是会慢慢有这样的份额变化。但是我个人判断是油车会涨一点点,纯电反而会降一点。插混会大幅增长,纯电真正续航超过600以上就够了,但是大家的焦虑还是会存在的。同时现在很多友商给出的方案是大电池、小油箱。昨天在活动上,就讲到了增程车型有80度的大电池,500公里纯电续航的大动作,有这样的车型选择为什么还要选择500、600纯电续航的车呢?如果这样的车越来越多,大家不用放弃什么,我有纯电,我想加油就加,如果不想加就不加。如果把这条路跑出来,它的性价比是很高的,也不用额外出钱。它就会带动供给端,大家都往这条赛道上去挤。供给端都是这样的,大家选择的面是很广的,一定会造成或者是推动它的增长。

现在完全坚持纯电的品牌已经非常少了,像特斯拉、蔚来、小鹏,我认为这个趋势最起码明后年还是不可逆的。如果像固态电池出来了,固态电池商业化了,可能会撼动一些。但是明年都在说,但是什么时候出来是问题。

汽车之家:增程也有争议问题,不少人认为背了这么大的电池,再加一个增程器,是一种资源浪费。

陆荣铧:这看什么角度,在增程一下子出来之后,的确像带一个充电宝一样,这是两套系统。我觉得浪费不浪费,就看怎么样的使用场景,我们不可能以同样的标准去看待同样一件事情。比如说有的人觉得快餐才是最经济的,自助是浪费的。有些对常规家庭来说,你就正常三菜一汤的设置。我觉得还是要分人群,增程有它的问题,但是增程也有它显而易见的长板,它的动力形式虽然是两套,但是路线是一个,它释放出来是电能,它的电动驾驶感是OK的。而且因为它的结构比较简单,相对于PHEV,反而在可靠性上面,慢慢陆陆续续的国家大型采购或者是偏可靠性的方面,包括国家的国防力量方面等等,都在选择增程技术,就是因为它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它的故障率会相对低,因为它不需要发动机直驱,这也会慢慢变成它的优势。

后来发现电池越来越便宜,现在混动的增程器也好,或者是发电机也好,它的结构也会特别的简单,成本也会越来越降低,不会带一个大的发动起,一个大油箱,这是浪费了。怎么样把增程驱动用好,而且能够用对,针对普通车型能够用准,这是留给我们的课题。我也希望是我们品牌的研发团队,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团队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插混不是一家之言,这是行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方向。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从BJ40到ELMT Max,陆荣铧谈北京越野如何“再造经典”?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