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始祖鸟的雪山烟火秀,被骂上热搜第一


火药在海拔 5500 米的喜马拉雅山脊炸响,蔡国强镜头中的“升龙”尚未消散,一场舆论海啸已汹涌而来。

这场被始祖鸟定义为“致敬自然、对话天地”的艺术项目,在48小时内迅速从文化热议跌入环保争议的漩涡,并将品牌推至微博热搜第一。

雪山烟火的所谓“艺术”,究竟是一场与自然的真诚对话,还是一场以生态为代价的品牌营销?

01

真的对生态没有影响吗?

面对汹涌质疑,主办方迅速以“生态优先”作为回应框架,试图平息风波。

始祖鸟客服声称,活动全程经过科学评估与专业指导,所用彩色烟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符合环保标准。

随着舆论升温,更多所谓“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被披露。

燃放前已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区,并计划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撤离;燃放结束后,团队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与农田进行翻土和植被修复,声称“不留一丝生态隐患”。

然而,这些解释并未平息公众质疑,反而引发更强烈地质疑。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生态脆弱性本就远超常人想象。

作为“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敏感区,这里的冻土碳储量占全球冻土碳库的15%以上,生物多样性更是历经千万年演化而成的独特系统,仅喜马拉雅山脉就拥有超过3500种高等植物、800多种鸟类和200多种哺乳动物。

任何微小的人为干预,都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连锁反应。

“冻土层不是很容易被破坏吗,还有沿途的生态,需要很久很久才能恢复,所以始祖鸟是怎么解决的呢?”有网友在评论中直言追问。

更有人痛心疾呼:“平时去高原,连一张纸、一个塑料袋都不敢多用,如此珍贵的自然环境,凭什么能被这样‘造’?”

而在一些网友看来,“喜马拉雅的壮美从不需要烟花点缀,我们能做的只有聆听、敬畏与守护。”

有生态科普博主直指项目背后是“对高原生态复杂性的无知,以及借自然造势的傲慢”:

截至目前,主办方尚未对 “冻土保护具体措施”“降解材料高原测试数据” 等核心质疑作出进一步回应,反而悄然删除社交平台上的活动视频与宣传文案,为这场争议再添一层迷雾。

而在此次风波中,始祖鸟将“敬畏自然”作为核心传播语,却选择在生态极度脆弱的喜马拉雅山脊进行烟火燃放,这种 “以自然之名消耗自然” 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品牌价值观的自相矛盾。

对于户外爱好者群体而言,“环保” 并非营销噱头,而是融入运动基因的行为准则。

对于新增的奢侈消费群体,品牌形象的一致性与真诚度更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

02

高端光环下的品质之忧

除环保争议外,始祖鸟近年来的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也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

1989年诞生于加拿大的始祖鸟,早年凭借专业户外装备赢得口碑。然而自2019年被安踏集团牵头的财团收购后,品牌战略明显转向高端与奢侈化。

安踏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称这笔收购是“分量最重的一次决定”。随后,始祖鸟迅速改革渠道,大量铺设直营旗舰店,以博物馆式空间、限量发售与联名营销拉升品牌溢价,跻身“户外奢侈品”之列。

其产品定价居高不下,一件冲锋衣动辄售价数千甚至上万。然而,“专业”“高端”光环之下,始祖鸟却频频陷入质量争议。

有消费者表示,软壳冲锋衣没穿几次就出现开线,所幸售后予以更换。

但也有用户反映,严格按说明机洗的外套依然起球,售后却拒绝处理。

还有人刚收到货就发现走线歪斜、内里线头密布,质感粗糙如仿品。

一直以来,始祖鸟标榜“采用顶级面料与工艺,应对极端环境”,但接连的质量问题与消极的售后服务,正不断消耗消费者的信任。人们愿意支付高价,不仅是购买品牌光环,更是期待可靠品质与保障——而当这两点都受到质疑,高端形象自然也难以站稳。

03

品牌人设与真实行为存在裂缝

从高山爆破的“艺术事件”到屡被诟病的品控问题,始祖鸟正面临一场深层的品牌信任危机。

一个以“专业户外”和“敬畏自然”为核心人设的品牌,却在生态敏感区实施爆破艺术;一个定位“高端品质”的奢侈品牌,却屡因基本品控和售后态度引发投诉。这种言辞与行动之间的错位,才是公众质疑和失望的真正来源。

在消费者愈发理性、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下,任何品牌都不能仅依靠营销叙事和价格定位建立忠诚。真正的高端,在于对产品每一个细节的坚守,更在于对自然、对消费者的始终敬畏。

事件仍未平息,争议仍在继续。始祖鸟的“升龙”终会消散于稀薄空气中,但它所引发的关于商业边界、生态尊重与品牌信任的追问,却值得长久回响。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翻车!始祖鸟的雪山烟火秀,被骂上热搜第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