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资讯]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贯彻环保政策方面表现较为积极和坚定的组织,早在多年前就制定了2035年禁燃令,而后很多欧洲本土企业紧随其后喊出停售燃油车的口号。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海外的迅速崛起,不少欧洲车企却放缓了新能源车转型的的脚步,转而迅速维护自己本身燃油车市场的根基。从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出,2025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在悄然发生变化,特斯拉等品牌销量出现下滑或增长放缓,而另一些品牌销量则出现突破性增长。在2025慕尼黑车展开幕前夕,我们一起通过数据了解一下欧洲汽车市场现状,看看中国品牌走向欧洲的路还有多远?
● 上半年欧洲市场汽车品牌销量前十都有谁?
汽车已有百年历史,而诞生地就在欧洲,汽车文化在这片土地根深蒂固,在欧洲市场有出色表现的汽车品牌,背后都是长期的市场耕耘,或是曾经缔造神话。欧洲汽车市场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尽管中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观差异并不算大,比如大家都热衷于大空间的SUV,因为中国家庭出行需求高,中国人更讲究孝道,全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意大利米兰街景
捷克布拉格街景
欧洲则是由无数个国家组成的,这里面每个国家的文化差异都很大,看似是一个整体,实则每个细分市场都有自己的诉求。比如在意大利,这个曾经的古罗马帝国,城市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城样貌,甚至意大利核心区的城市街道都是石头路铺装。在这样的背景下,街道显得异常狭窄,尤其是停车位更是难寻。在意大利米兰街头,你会发现所有的汽车都是首尾相连停在路边,如果你想停车,就需要轻碰前后的车,才能停进车位。在此背景下,意大利的微型两厢车大受欢迎,比如菲亚特的两厢车就深受当地人喜爱,中国人曾经熟知的126P、500就诞生于此。而如果到了捷克,你又会发现这里全是大尺寸的旅行轿车,这个国家风景秀丽,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德国慕尼黑街景
地域的差异虽然存在,但由于欧盟申根国家可以随意的穿行,国与国之间不需要过关检查,就像我们的省际穿行一样,拉近了各国彼此间的距离,本身欧盟各个国家的距离也不算很远,因此欧洲国家市场又有着彼此的共性。比如欧洲很多国家都热衷于两厢车和旅行车;欧洲山路很多,他们更愿意开低扭强的柴油车;他们喜欢开快车,因此汽车的动力要很好;汽车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交通工具,也为很多人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他们热衷于老爷车文化和赛事运动;人人都有车,不需要车太大,可以带他们随时随地去任何地方,聚会和潇洒都只是一念之间,说走就走。欧洲人也热衷于自己的品牌,比如在捷克你会看到满街的斯柯达,在意大利会看到很多菲亚特,法国是雷诺、标致、雪铁龙,德国自然是大众、奔驰、宝马,奥迪,瑞典是沃尔沃。
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汽车销量排名也印证了以上观点,前十名分别是大众、雷诺、丰田、标致、福特、宝马、斯柯达、奔驰、奥迪、达契亚,这些品牌在欧洲历史悠久,并且大多数是欧洲本土品牌;这里面唯独不属于欧洲的两个品牌是丰田和福特,不过他们来到欧洲也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欧洲也有各自的工厂,已经完全融入欧洲。丰田目前是全世界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在全球各个大洲都能看到丰田的身影,并且销量上也都位列前茅。丰田能够赢得市场,一方面来自产品质量方面的口碑;二是丰田针对全球不同的市场,推出了当地消费者喜爱的车型;三是好的机遇,丰田在上世纪石油危机的窗口期拓展了海外市场,低油耗的丰田车很快赢得市场。
当今我们赶上了新的汽车能源革命,新能源时代的到来,恰恰也为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带来契机。受制于“柴油排放造假”事件的影响,欧盟也加速了禁燃令,一向注重环保的欧洲,正加速向新能源市场转型。新能源车有着比柴油车更好的动力表现,并且更加经济环保,符合欧洲整体市场的需求。
以位列榜单第一的大众品牌为例,上半年大众品牌在欧洲销售新能源车超过21万台,而2024年同期的销量仅只有9.4万台,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了一倍。上半年,大众品牌总计销量接近83万台,新能源车型销量已经占据1/4,这个比例已经相当之高。深受欧洲消费者欢迎的雷诺和丰田,位列上半年欧洲市场品牌销量第二和第三,总销量均超过50万台,雷诺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7.58万台,同比增长61.73%,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15%;丰田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50016台,同比增长72.96%,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接近10%。丰田在新能源市场的进展要落后于其他品牌,但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增长仍然是惊人的。
● 欧洲新能源市场的新变化 销量王特斯拉怎么了?比亚迪进前十
从上半年欧洲新能源市场品牌销量榜可以看出,前十名的品牌当中,多数品牌都实现了高速增长,对比前面提到的“2025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品牌销量榜”的表现,同比增长速度形成了强烈反差,证明欧洲消费者正在快速接纳新能源车。
欧洲新能源市场品牌销量榜前三分别是大众、宝马和奔驰,并且第四至第六名分别是特斯拉、沃尔沃和奥迪,豪华品牌新能源市场的销量更高,以增换购的消费者为主,会优先考虑新能源车。
不过从增量市场来看,2025年上半年相比2024年同期,豪华品牌新能源市场增量放缓或出现下跌,而受众更广的品牌新能源市场明显增长,比如大众、斯柯达、雷诺、福特、比亚迪等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也给中国品牌带来了更大的契机。
这里特斯拉出现了较大跌幅,特斯拉是2024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冠军品牌,但2025年上半年已经下滑至第四名。特斯拉销量出现下滑的核心原因并非新能源市场的萎缩,和马斯克今年的错误言论有直接关系,引发欧洲民众不满,甚至很多特斯拉车主将自己的车标改成了其他品牌;其次,欧洲本地品牌加快了新能源市场的推新速度,对于一个美国品牌来说,产品并没有针对欧洲市场的需求做出特定的设计,很容易被取代;第三,马斯克从政后,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别处,特斯拉推新速度放缓,口头承诺的新产品迟迟不能落地,最终导致消费者的流失。作为欧洲曾经销量最大的新能源品牌,2025年特斯拉的表现多少有些令人惋惜,不过,马斯克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把工作的重心重新放回到特斯拉上,期望2025年余下的几个月能够出现转机。
新能源品牌前十名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的身影,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在欧洲新能源市场销量达到了71345台,位列榜单第十,同比增长322.99%,对比2024年同期超过3倍增长,这与比亚迪大举进军欧洲市场有直接关系。
2024年1月,比亚迪官宣在匈牙利建立工厂,新工厂将在2025年投产,加速比亚迪在欧洲的布局,这也是海外品牌加速本土化推进的重要一步。匈牙利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以及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已经成为欧洲新的汽车制造中心,众多欧洲品牌均在匈牙利设厂,比亚迪早在2016年就在匈牙利建造了大巴工厂,也为乘用车工厂的建造奠定了基础。
此外,比亚迪还成为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欧洲杯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NBA,这也成功提升了比亚迪的品牌知名度。今年5月,比亚迪欧洲总部再次落户匈牙利,将集成车型设计研发、车辆测试、销售与售后三大职能,并深化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经进入欧洲30多个国家,已经有8款纯电车型在售。
● 中国品牌在欧洲:多个品牌已获得单一国家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
整个中国品牌在欧洲并非比亚迪一家独大,还有MG品牌。MG最早是南汽收购的汽车品牌,后续南汽并入上汽之后,MG也成为上汽出海的重要品牌之一。MG在欧洲有着很高的知名度,MG品牌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一个英国品牌,MG承载了太多荣誉,它曾经是英国女王的座驾,也曾经在赛道上创造过传奇,MG品牌在英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无外乎中国的东风汽车。中国人接手MG以后,也没有让MG品牌没落,后续的产品一直在不停的迭代,也获得了欧洲消费者的认可。MG是由中国车企运营,在欧洲销售最为成功的品牌,在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均有相当不错的市场表现。MG在燃油车市场仍然有宏观的表现,中国人执掌的全球品牌MG夺得第一,上半年销量152124台,同比增长19.07%。
榜单前十中,OMODA和JAECOO也是奇瑞在海外的品牌,主销国家是西班牙,不过整体的销量不算高,上半年两个品牌在西班牙市场的销量分别为6043台和4342台,另外两个品牌还在俄罗斯有一定的销量。提到俄罗斯,榜单上其他品牌,主销国家都是俄罗斯,包括哈弗、奇瑞、吉利、长安、捷途等品牌,这里面哈弗品牌在俄罗斯的销量最高,主要是因为长城汽车2019年在俄罗斯建立了海外首个独资工厂,助力哈弗创造更高的销量。
从上半年欧洲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的销量表现来看,比亚迪、MG、JAECOO位列前三,比亚迪在欧洲出口的绝大多数车型是新能源车,MG新能源车销量占比32.53%,JAECOO新能源车销量占比31.99%。此外,我们也看到小鹏、零跑等新势力车企,正在加速在欧洲扩展版图。小鹏与大众,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小鹏汽车在丹麦、德国、挪威市场表现相对突出,零跑则在德国、法国和西班牙有更好的表现,通过Stellantis的渠道,让零跑在2025年销量实现高速增长。
同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中国的新能源车正在部分欧洲国家引领市场,比如在意大利,比亚迪已经获得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场品牌销量冠军,比亚迪上半年在意大利销量10828台。在西班牙,比亚迪同样获得了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上半年销量10195台。在波兰,MG获得了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市场品牌销量冠军,上半年销量5804台。此外,在英国、爱尔兰、葡萄牙、希腊等国家,中国的新能源车也有突出表现。
● 车型销量:一中国品牌车型冲击新能源榜销量前十
从车型市场来看,欧洲上半年销量前十的车型基本以尺寸较小的两厢车和SUV为主,并且全部是燃油车,以欧洲本土品牌车型为主,包括达契亚、雷诺、标致、大众、雪铁龙等,新能源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海外品牌想完全在欧洲市场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也仍然极具挑战。
不过,新能源市场则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尽管欧洲本土品牌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席位,但是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占据了榜单的前两席,这也让我们看到打破欧洲品牌垄断的新机会。同时,在榜单第十名,我们看到了比亚迪SEAL U(宋PLUS)的身影,这也是唯一进入榜单前十的中国品牌车型,比亚迪SEAL U也成为西班牙、意大利的新能源车型销量第一。我们注意到,相比其他车型,比亚迪SEAL U在欧洲市场不仅提供纯电车型,还带来了插混车型,也解决了部分消费者在向新能源市场转化时的续航焦虑。
上半年中国品牌在欧洲车型销量前十被MG、比亚迪、奇瑞(JAECOO、OMODA)品牌的车型霸榜,MG ZS获得第一,其中MG有4款车型,比亚迪有4款车型,奇瑞有2款车型,新能源车型占到8款,新能源车是中国品牌勇闯欧洲的新突破口。
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销量前十中包含比亚迪、MG、奇瑞(JAECOO)、零跑车型霸榜,比亚迪Seal U(宋PLUS)获得第一,欧洲消费者仍然对中国的紧凑级及以下车型更感兴趣。
中国品牌也应该加快研发更符合欧洲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在欧洲本土品牌完全进入新能源赛道之前,抢占先机。就像中国新能源市场一样,当消费者从没得选到随意选的时候,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会更加苛刻,这时候最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品牌也会最终获胜,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新能源转型遭遇的挫折经验,也同样反过来受用于中国品牌在欧洲,毕竟欧洲消费者同样有自己的消费理念。
● 写在最后:中国品牌在欧洲正在加速从1到100,为全球出海扩大影响力
综合来看,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出海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相比于已经进入欧洲的其他外国品牌,中国品牌仍然相对“年轻”,但这里面也有特例,比如特斯拉也是相对“年轻”的品牌,因最早抓住新能源转型的契机,并在德国柏林建厂,成功打入欧洲市场。但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欧洲本土品牌加入新能源市场之后,对于品牌有很强忠诚度的欧洲消费者,也随时会重新选择欧洲本土经典品牌,这需要我们快速应对市场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欧洲新能源市场正在向大众消费市场转变,更多的普通消费会开始考虑新能源车型,这和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进程很像,在油价上涨的外界因素助力下,插混、增程车在中国市场开始普及。欧洲新能源市场普及的新契机,也给予了中国品牌更多机会,毕竟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就,以及相关供应链体系已经在欧洲有一定知名度,欧洲消费者更愿意将中国品牌车型作为选择参考的对象。
2023慕尼黑车展比亚迪展台
2023年慕尼黑车展阿维塔城市展厅
2025年慕尼黑车展即将在9月9日在德国慕尼黑举办,慕尼黑车展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车展之一,深入欧洲车企总部腹地,在慕尼黑车展上,不仅欧洲本土车企将强势秀肌肉,特别是奔驰、宝马等品牌将重磅发布全新电动平台全新产品;当然也少不了中国品牌的加入,红旗、比亚迪、零跑、小鹏、阿维塔、深蓝等中国品牌已经跃跃欲试,扩大宣传影响力是一方面,另外是让更多欧洲消费者了解中国品牌的新产品,扩大海外销量。
两年前的慕尼黑车展已经让中国品牌名声大振,两年后中国品牌已经在欧洲有了更多的用户,将会根据欧洲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更好的融入到当地市场之中。当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斩获佳绩,其意义早已超越市场份额的增长——在这个见证了现代汽车工业崛起、云集众多顶级汽车品牌的核心舞台,中国汽车用产品力与技术力打破认知壁垒,为自身的全球品牌叙事写下有力篇章,更铺垫了深厚的口碑根基。(文/汽车之家 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