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老酒”,何时“飘香”?


舍得酒业进入“多事之秋”。

作者 | 刘亮

编辑 | 趣解商业·酒香频道

近日,舍得酒业(600702.SH)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财报数据显示,舍得酒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01亿元,同比下滑17.41%;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大跌24.98%。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半年报发布前不久,舍得酒业突发人事变动公告。原定任期至2026年9月20日的董事倪强,因工作原因辞去董事等公司全部职务。此前,他担任舍得酒业董事长尚不足一年。

自复星集团入主后,舍得酒业持续推进并强化“老酒战略”, 将其定位为公司长期坚持的核心经营方针。8月30日,舍得酒业正式发布行业首款“低酒度畅饮型”老酒——29度的“舍得自在”,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通过线上视频表达了高度认可,为自家产品“带货”。

然而,伴随这一老酒战略的是高管团队的频频变动,“老酒战略”如何真正“飘香”,仍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01.营收利润双降

从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舍得酒业的部分业绩可圈可点。尤其是第二季度表现抢眼,实现营业收入11.2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二季度归母净利润971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9.5%。此外,电商、沱牌、低度新品等板块增长势头良好。

不过,财报业绩数据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今年上半年,作为核心收入的中高档酒,实现收入19.73亿元,同比减少24.15%,降幅明显。

图源:财报截图

从渠道来看,舍得酒业上半年批发代理渠道下滑明显,实现销售收入20.82亿元,同比下滑23.72%;不过电商销售增速明显,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31.38%。

从销售区域来看,上半年舍得酒业省内、省外市场均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省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6.35亿元,同比收缩21.24%,四川省内营收也同比下降13.91%至7.83亿元。

图源:财报截图

上半年,舍得酒业酒类产品新增经销商253家,退出经销商331家,报告期末共有经销商2585家,较2024年末减少78家;同时,上半年合同负债再度下降至1.57亿元,反映出经销商打款意愿持续走低。

在投资者关系交流会上,舍得酒业指出,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白酒产品销售承压,客户信心仍处于修复阶段,特别是次高端产品消费需求仍待恢复。

尽管“老酒战略”被舍得酒业视为全国化的利器,但从消费者认知角度来看,“老酒” 更多被理解为一个品类概念而非品牌标识。而且当前市场上有多家品牌均推出老酒产品,舍得酒业在老酒领域的品牌认知和消费认同尚未形成广泛共识,其品牌形象与价值定位仍不够清晰。

据自媒体“酒周志”此前报道,由于终端动销不畅,很多经销商通过销售“品味舍得”换盖酒、开盖酒,扫码套取厂家的营销费用后,再以低价销售回笼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品牌的价格体系。

“趣解商业”发现,目前闲鱼平台仍存在开盖酒;有多位卖家明确表示,卖的酒是原瓶开盖扫码,“套过红包的”。

图源:闲鱼截图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认为当前中国老酒市场尚存在诸多乱象与标准的缺失,且估值体系不健全;他强调,目前老酒估值主要依赖经营者个人经验,国家检测体系无法准确判断老酒真实年份,导致价格体系混乱,市场缺乏公信力。

这一点在核心大单品“品味舍得”长期处于价格倒挂且不同渠道售价混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虽然官网显示建议零售价为598元/瓶,但多家电商平台显示其实际售价在每瓶380元左右,拼多多上甚至低至335元/瓶。

图源:罐头图库

此外,库存高企与产能扩张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舍得酒业存货增加至56.03亿元,占其当期总资产的45.16%。在库存高企的情况下,公司仍在持续推进产能扩张,这种“以储代销”的策略在当前行业深度调整期中能否奏效,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从近年的产能数据看,2022年至2024年,舍得酒业的设计产能分别为6万千升、6.8万千升、6.8万千升;但实际产能却呈逐年下滑趋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8%、64%、46%。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舍得酒业的增产扩能项目仅完成约30%,已累计投资16.57亿元,仍存在超过50亿元的资金缺口。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巨额投入将对公司资金链构成严峻考验,潜在财务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表示,短期看,舍得酒业处于“库存、现金流、渠道信心”三大挑战下的调整期,要加快终端动销,需解决两大关键问题:其一,老酒战略能否从“囤老酒”转向“卖老酒”,实现量价正循环;其二,高管团队能否稳定并聚焦资源打造1-2款真正站得住的高端大单品。

02.高管频繁变动

舍得酒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与其频繁的高层人事变动不无关系。

自2020年底,复星集团入主舍得以来,公司高管团队已发生超过20次人事更迭,其中董事长一职更是出现“两年三易主”的不稳定局面。

最近一次高层人事变动发生在公司董事倪强身上。

7月29日,舍得酒业发布公告称,倪强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原定任期本应至2026年9月20日结束,这一提前离职再次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

图源:公告截图

据“趣解商业”了解,倪强2012年5月便加入复星体系,曾在复地集团、豫园股份等核心企业担任要职,并曾兼任大豫园商业发展集团董事长、复星蜂巢副董事长。从职业履历来看,他是一位在地产和商业运营领域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但在接手舍得酒业之前,缺乏直接的白酒行业背景。

2023年1月,倪强接替张树平“空降”出任舍得酒业董事长,这一任命被外界视为复星系强化对舍得酒业管控的标志。然而,仅仅11个月后,倪强便因“工作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仅保留董事席位,原总裁、联席董事长蒲吉洲随后正式接任董事长。

除此之外,在今年2月底2024年财报披露前夕,兼任公司CFO的副总裁邹庆利也突然离职;其2023年年薪高达253.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5%。

目前舍得酒业董事会共有9名成员,除蒲吉洲作为来自沱牌舍得集团的资深高管、代表原有管理团队外,其余非独立董事已均由复星系人员担任。

随着倪强辞去董事职务,舍得酒业的董事会结构进一步向“复星化”集中,这一趋势也引发了外界对公司治理有效性、权力分配机制以及多方利益协调能力的关注。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当前的人事格局实则反映出复星系、舍得酒业原管理层以及沱牌舍得集团第二大股东射洪市人民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制衡关系。

图源:天眼查截图

肖竹青分析认为,当初复星资本在竞拍舍得股权的过程中,遭遇的就是当地国资的争夺;舍得酒业为了实现与当地的和谐共处,在整个管理架构方面需要尊重本土势力的需求,所以在整个管理层设置方面会考虑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事安排。

舍得酒业后续董事补选人选将延续现有格局由复星系继续派驻,还是打破该局面,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末蒲吉洲重新接棒董事长职务以来,舍得酒业经营状况急转直下,2024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68.11%,经营现金流由正转负,高企的存货规模更是引来监管部门的问询;2025年上半年,业绩继续承压。

03.发力酒旅融合?

在业绩承压之际,舍得酒业发力新业务的布局,将目光投向“酒旅融合”这一重资产、长周期的赛道。

今年3月中旬,舍得酒业公告拟与沱牌舍得集团、酒投公司设立合资公司,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舍得酒旅融合项目,其中舍得酒业出资5.88亿元,项目预计2028年6月试营业。6月底,舍得酒业又公告称拟斥资5670万元购置房产,以满足酒旅项目潜在住宿需求。

在资金压力尚未缓解的情况下,舍得酒业为何仍斥巨资打造酒旅项目?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复星系或想复制三亚亚特兰蒂斯、地中海俱乐部等成功项目的运营经验,打造国际化高端度假场景;另一方面或是与其老酒策略有关。

舍得酒业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到,该项目将分为三个板块,其中在内环的舍得生态酿酒工业园区域,将实现从传统酒厂观 光游到文化深度体验游的全面升级,“打造老酒对话世界的窗口,让舍得老酒的品质不仅喝得出,还能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

图源:公告截图

不过,酒旅融合并非新概念。早在2020年前后,包括茅台、泸州老窖、杜康、五粮液等在内的多家酒企就已布局相关项目,推动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逐步形成以酒为核心、多产业联动的综合性旅游模式。

但从实际运营效果来看,目前部分龙头企业可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实现一定的经济回报,而中小型酒企的旅游项目则多以品牌展示和传播为主,直接收益相对有限。

仅在四川省内,舍得酒业就将面临泸州老窖、郎酒等已有酒旅项目的竞争,能否凭借品牌号召力与差异化体验吸引稳定客流,仍是其未来运营的一大挑战。

图源:罐头图库

肖竹青表示,酒旅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资金结构的灵活性,例如引入新资本、地方国有资本或文旅基金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避免拖累主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4日舍得酒业召开的营销系统新财年启动会上,对于下半年工作部署,舍得酒业总裁唐珲指出还提出酒体创新,打造低度潮饮产品,以及渠道进一步下沉、积极布局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C端业务,拓展新增量。

当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留给“磨合”的时间窗口正在迅速收窄;舍得老酒要想持续“飘香”,先得把“方向盘”握稳。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舍得“老酒”,何时“飘香”?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