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数据,标普500指数的市销率已达到3.23倍,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由于部分巨头公司利润率丰厚,市盈率尚未触及绝对记录,但同样处于历史极端水平。目前,标普500指数基于未来12个月预期盈利的市盈率为22.5倍,远高于2000年以来16.8倍的平均水平。
少数巨头驱动的盛宴
当前美股的高估值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少数大型科技公司主导市场的结果。
许多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的高估值物有所值,因为像英伟达和微软这样的公司,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实现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
这种主导地位已经达到了历史性的集中程度。据Morningstar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标普500指数中最大的10家公司占据了指数总市值的39.5%,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有九家公司的市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
盈透证券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表示:
“就其本身而言,我并不那么担心。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可能会发生什么。”
市场已经瞥见过这种集中度所带来的下行风险。今年4月,因关税政策而引发的短暂抛售中,“Mag 7”表现不及标普500指数整体,而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又逊于等权标普500指数。
这暴露了高估值与交易拥挤相结合的脆弱性。Sosnick补充道:
“极高的估值和非常拥挤的交易相结合,无疑增加了市场出现持续低迷的可能性。如果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做多同样的东西,那么当它们下跌时,新的买家从哪里来?”
“估值迟早会起作用”,但其蕴含的市场预期同样重要
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中的普通公司并未处于令人瞠目的价格水平。如果将标普500指数中的每家公司同等权重计算,而非按市值加权,该等权指数的市销率将为1.76倍,与其1.43倍的长期平均值相差不大。
专注于价值投资的Barrow Hanley Global Investors美国股票主管Mark Giambrone表示,对于愿意将目光投向大型科技股以外领域的投资者来说,他正看到大量有吸引力的机会。
“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股票的估值甚至低于平均水平,”Giambrone说。他的公司倾向于投资那些可能从AI发展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中受益,但尚未被贴上“AI公司估值”标签的企业。
对于最大的几家公司能否长期维持当前估值,一些市场人士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面和估值最终会成为决定股价的关键因素。
Giambrone强调:
“估值迟早会起作用,这些估值背后所蕴含的预期也至关重要,而现在这些预期正变得如此之高,以至于公司将很难去满足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