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品牌观察官
图源:自九毛九官网
曾经那一句“酸菜比鱼好吃”的口号,让太二酸菜鱼成为了餐饮界的“排队王”。
工作日的傍晚,商场里的太二酸菜鱼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店内弥漫的酸辣香气扑鼻而来,让无数食客翘首以盼。
周末就更夸张了,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隔壁奶茶店的队伍都要散了,太二的等候队列还在缓慢却坚定地向前蠕动。
但是,网红都有生命周期,太二也不例外,那一句“酸菜比鱼好吃”的牌匾还在,如今却难掩门可罗雀的冷清。
8月22日,九毛九集团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太二酸菜鱼上半年收入19.49亿元,同比下滑13.3%,跌幅超过集团整体水平。
图源:九毛九中期业绩公告
这个曾经以“最懂年轻人”自居的餐饮品牌,正在经历成立十年以来最严峻的增长危机。
暴跌19%,关店71家!
曾经的“情绪价值”印钞机失效了
2015年,当太二带着“不拼桌、不加位、不接受四人以上用餐”的“霸王条款”杀入酸菜鱼赛道时,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社交货币需求。
白色极简装修、二次元漫画墙、门口挂着“不外卖”的招牌、只有一种辣度选择的规则,每一处都在强化“我们和别人不一样”的品牌人设。
那时候的年轻人,愿意为一份“有故事的酸菜鱼”多等半小时——太二的“情绪溢价”,曾是餐饮行业最成功的流量密码。
靠着这股“特立独行”的人设,太二精准拿捏了当时Z世代对个性表达的追求:那么拽?那我偏要看看你有多酷。
在2019年的巅峰时期,太二酸菜鱼的翻台率甚至达到了4.9次/天,把海底捞都干下去了。
可以说,赌对了年轻人那点“叛逆心理”的太二,用“二”的文化标签构建差异化,用“年轻化"的场景绑定社交属性,用“标准化”的产品保证效率。
这一套组合拳,在那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精准地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太二最终把“吃一顿饭”变成“发一条朋友圈”的情感消费。
然而,时间来到了2025年,已然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消费图景。
酸菜鱼已经转进了新的战场,在预制菜领域玩出了新花样,成为预制菜的热门大单品。
数据统计显示,在预制菜中,酸菜鱼是排名第二的热门菜式,仅次于火锅。
预制菜品牌“叮叮懒人菜”用一袋单价不足30元的酸菜鱼,在太二的版图上撕开了一道裂缝。
从抖音卖出去的酸菜鱼,50%左右来源于叮叮懒人菜。
图源:抖音@叮叮懒人菜官方旗舰店
酸菜鱼已成为叮叮懒人菜绝对的核心大单品,3年里卖出10个亿,复购率高达 30%。
这种预制酸菜鱼加热几分钟就能获得,价格不过是太二的1/3,而且口感也差不多。
可以说,竞争壁垒不够高的酸菜鱼赛道,让其他同行快速入局,其容易标准化的特性更是被预制菜零售品牌从长尾需求进行突围。
随着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情绪价值”的边际效用递减,年轻人开始用钱包投票:他们不再为“故事”买单,而是更在意“这顿饭到底值不值”。
这种情感也反映在财报数据上。
太二酸菜鱼2025年上半年的翻台率从同期的3.8降至3.1,同店销售同比下滑19%。
图源:九毛九中期业绩公告
这两个数字对餐饮人来说,比新店亏损更刺眼。
同店销售是成熟门店的“健康体检表”,那些开了三五年、甚至七八年的老店,本应靠稳定的客群和口碑稳住基本盘,如今却连“老本”都吃不消。
翻台率则是餐厅的“血液循环系统”,翻台率的下滑意味着可能有新客从门口流失,到店客流出现“不足”。
图源:九毛九中期业绩公告
太二的门店更是自上市以来出现了首次收缩,在2025年上半年时间里,关闭了71家店。
而一直是集团营收中流砥柱的太二,也毫无疑问拖累了其母公司九毛九。
数据显示,九毛九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利润为5871万元,同比下降了13.7%。
不得不承认,太二确实没有网红光环了,以前的“餐桌顶流”,如今早已黯然失色。
十年前,太二靠“桀骜不驯”的人设走红餐饮圈,可十年后的今天,太二的“桀骜”也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颅。
从“情绪价值”
到“返璞归真”
面对门店增长速度放缓、翻台率持续走低等问题,太二也开始积极探索新的破局方向。
以前的大单品策略,让太二能用快餐的效率,赚正餐的钱。
但是一盆酸菜鱼,再怎么变换花样,十年了,消费者也该吃腻了。
所以,太二开始自救,它放下了规矩,去拥抱外卖,甚至主动降价,而且还试图打破原有的品类桎梏,重新激活消费热情。
今年4月份,太二将部分门店进行了品牌改造升级。
现在的新店已经没有品牌故事了,也没有教育消费者了,而是主打“活鱼、鲜牛肉、鲜鸡”,选的依然是大品类。
口号也从“酸菜比鱼好吃”改为“够鲜活,才太二”。
酸菜鱼在菜单上也不是单一的招牌产品了,而是重磅推出了招牌鲈鱼酸菜鱼、爆炒当日鲜牛肉和菜籽油爆炒鲜土鸡三大核心单品。
而且还设置了明档厨房,明厨现做,新鲜看得见。
连上鱼口号也变了,改成“比酸菜好吃的活鱼来啦”,意把“活鱼”二字咬得重重的,在白雾里能看见鱼片在汤汁里翻涌的轮廓。
可见,太二势必要抹掉预制菜的标签,主打一个极致的新鲜感。
在大众点评上,消费者对于太二这次新改造的门店反响还不错。
图源:小红书
“服务态度非常热情,菜式也很新颖。”“新上的菜品很下饭,装修之后店内也明亮了很多。”
太二很清楚,当消费者开始用“新鲜度”丈量一顿饭的价值,当“预制菜”三个字成了餐饮的贬义词,光靠“酸菜比鱼好吃”的故事和“二”的标签,再也撑不起翻台率。
太二要做的,是把“新鲜”从口号变成看得见的动作,把“现做”从承诺变成可触摸的温度。
从打造“太二人设”到“新鲜食材”,看似是品牌情感向产品卖点的妥协,这背后似乎意味着消费者不再为情绪买单。
但实际上,是消费者不再为“虚假的品牌情感”买单,大家看了太多虚情假意的故事,还不如返璞归真好好说产品。
以前,他们愿意为一份“有故事的酸菜”多付5元,现在,他们更在意这顿饭的性价比。
江西小炒的走红,正是精准匹配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它没有精致的摆盘,没有二次元漫画墙,甚至连菜单都用红漆刷在墙上。
如果你看一下江西小炒的菜单,你会发现,大部分菜品介于15-35元之间,20多块钱,你就能吃到一个肉菜。
而且每一道菜都带着锅气,铁锅烧得通红,五花肉在锅里煸出焦边,辣椒和肉片翻拌时滋啦作响,连空气里都飘着香得扎实的烟火气。
当然,在这个时代,品牌情感依然充满力量,但前提是要真诚,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情绪价值。
在真实的消费战场,能穿透所有虚妄的,从来不是故事有多动人,而是“这顿饭值不值”的朴素追问。
餐饮的下半场
“真诚”比“故事”更重要
在商业世界里,“坚持自我”从来不是护城河,“适应变化”才是生存法则。
太二的“桀骜”败给了现实,不是因为它不够“酷”,而是因为它没读懂——当消费者从“为故事买单”转向“为实用付费”,当“仪式感”的优先级低于“烟火气”,曾经让品牌发光的特质,终将成为困住它的茧。
如今的餐饮市场,已经不是那个靠一个好点子、一套好营销就能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了。
在餐饮行业的下半场,“真诚”比“故事”更有力量。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也越来越务实。
他们不需要完美的品牌人设,他们需要的是食材新鲜看得见、价格实在算得清、服务贴心不套路的实在体验。
创立十年的太二,在消费环境与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幻中也已走到重构增长逻辑的十字路口。
对于太二来说,重新回到产品原点或许是唯一解法。
毕竟,酸菜鱼的核心从来不是"二"的文化,而是那一口鲜嫩的鱼肉、够味的酸菜,和让人吃得满足的实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