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最拿手的赛道翻车了


作者 | 海沃德

i8 卖不动,理想认错了。

8 月 1 日理想高管@老汤哥Tango 还信心满满地在社交平台上说,要再复现一次理想 i8 和乘龙中型货车的对撞测试。而在 5 天之后,理想汽车就和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一同发布了联合声明,“庭外和解”了。

不过相比碰撞测试的这个“饭前甜点”,大家吃瓜最爽的还是理想 i8 的“光速滑跪”。

7 月 29 日正式发布后仅仅过了一周,理想就宣布理想 i8 更改车型配置,之前的 Pro、Max 和 Ultra 三个版本全部砍掉,现在只保留一个定价 33.98 万元的“单一定制化版本”。

这个车型以 Max 版为基础,全系标配了97.8度三元锂5C超充电池、双腔魔毯空气悬架和双电机四驱、AD Max高阶辅助驾驶。

理想的“核心竞争力”:冰箱彩电大沙发方面,之前被网友喷得厉害的只有顶配标配的大电视改为了选配,那个只有中高配有的冰箱,则改成了全系标配。

在最拿手的赛道,理想居然翻车了。

上市发布之后立马改车型配置的之前也发生过,但速度像理想那么快,才一周就“重新发布”的车圈罕见。

暴跌的股价、惨淡的销量,现实给了李想当头一棒。

而现在为了提振销量、挽回口碑,比起还是需要选装的大电视,全系标配的冰箱是理想向现实的妥协,它就像理想 i8 的生命线,牢牢地和车子绑定在一起。

为什么车载冰箱,在新能源车里那么重要?

小冰箱大学问

我们先来看看车载冰箱是怎么火起来的。

1988 年日产Cima 首次量产标配了内置扶手箱冰箱,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车载冰箱走进量产车,这一晃已经过去了接近 40 年。

汽车停在路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这 40 年时间里,车载冰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豪华车、顶级豪车的专属,是留给超级大老板、有钱人在车上冰香槟用的。

但 2022 年理想 L9 在这个价位的车型里首次配备了车载冰箱,再搭配大沙发和大彩电的组合拳,打开了家用车“冰箱彩电大沙发”体验的新世界大门。

而依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战略,理想可谓是大获成功。它不仅是首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而且自 2019 年推出理想 ONE 以来,短短六年时间里理想已经累计卖出了超过 136 万辆汽车,这个成绩就算不加“新能源车企”“造车新势力”等定语,也足以傲视群雄。

而车载冰箱作为理想卖爆的“秘技”之一,被各家疯狂效仿。不仅那些打着那理想同样“移动的家”卖点的车型,连一些和家用不怎么沾边的运动型轿车也纷纷配备了。

但“有”不代表“好”。

有的车冰箱制冷超级快,制冷的温度低,甚至可以冰一下冰棍;但有的车制冷效果就比较娱乐向了,不仅冻出来的饮料只有微凉,而且效果贼慢。短途出行都该下车了,“冰可乐”还是常温的。

这样的区别,是由车载冰箱的不同制冷原理导致的。

目前主流的车载冰箱主要分为“压缩机制冷”和“半导体制冷”两种类型。压缩机制冷冰箱采用与传统家用冰箱相同的「蒸汽压缩循环系统」,通过制冷剂相变实现热量转移来制冷。

日程表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因为具体的制冷过程比较硬核,这里就不展开了。简而言之,这种类型的冰箱会有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的完整制冷流程,你完全可以把它看做是从家用冰箱上搬过来的制冷系统。

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压缩机车载冰箱的制冷效果也是最贴近家用冰箱的。不仅大多数车型的车载冰箱能实现 0℃ 的冷冻效果,在一些搭载了大型压缩机的汽车上甚至能实现-18℃的低温,连冷藏药品和生鲜都不在话下。

不过这种冰箱也有明显的缺点。

因为需要预留放置压缩机的空间,压缩机冰箱对汽车空间设计的要求很高。为了避免冰箱和它的部件侵占乘用空间,我们可以见到过去有不少车型的冰箱都只能放在后排扶手箱或者车尾厢里,用起来不算方便。

再加上更多零部件带来的成本上升,一些不想丢掉“我们车子里有冰箱”卖点的汽车品牌,则会选择一种“妥协”的处理手段:

使用“半导体冰箱”。

这种冰箱的制冷主要基于帕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通过直流电驱动半导体芯片来实现热电转换。

制冷原理也非常简单,当电流通过时,半导体芯片一端吸热(冷端)、另一端放热(热端),这时将冷端紧贴冰箱内壁,就能让冰箱有冷冻效果了。至于一端的热量,一般会通过散热风扇排出去。

图片

在我们生活中使用帕尔贴效应制冷的产品非常常见。有些宣称可以制冷的“水杯”,和我们常见的手机磁吸散热器,都是和半导体冰箱同类型的产品。

图片

由于去掉了大块头的压缩机,半导体冰箱带来的两个显著好处是体积更小和成本下降。

体积小了,半导体冰箱就能更灵活地放在车上的各种地方,比如中央扶手箱下部;成本低了,是台车子都能说自己“有冰箱”,轻松增加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卖点。

但在制冷效果上相比压缩机冰箱,半导体冰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它不仅最低只能实现 5℃ 的制冷,大部分情况下实际制冷效果只能比环境温度低 15℃ 左右,也就是说想要实现 5℃ 的低温,得保证环境温度在 20℃ 左右;而且制冷起效的等待时间十分长,根据坏的情况下,比如天气太热,可能得 20 分钟才能见效。

所以,从实际体验出发,制冷温度更低、速度更快的压缩机冰箱才是真正对消费者有价值的冰箱。对那些打着“冰箱彩电大沙发”卖点的车型来说,按道理也应该标配压缩机冰箱。

冰箱大斗法

冰箱之间的差异那么大,各家头部车企会如何选择?

先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概念的开创者理想,在冰箱的使用上堪称标杆级别的。

自从 2022 年理想 L9 配备冷暖冰箱开始,后续的所有车型都使用了压缩机冰箱,制冷效果方面基本没有掉过链子。

而之前的理想 i8 虽然因为没有全系标配冰箱引发了不少争议,但自从改配之后,全部车型都拥有了这款 8.8 升、支持 0-7 ℃ 冷藏,并带电动开启的冰箱,在冰箱体验上和之前 L 系列的中高配保持一致。

这点对带孩家庭来说非常重要。在天气热的时候一家人外出,能够将普通可乐变成冰可乐、将普通矿泉水变成冰水,甚至让小朋友吃上冰棍,配合后排的电视,是稳住小孩子们的好办法。

可以说理想的车子被称为“奶爸车”,精髓就在冰箱上。

但对一部分车企来说,“有”冰箱,比“好用”更重要。

小米 SU7 是少有的一款主打速度、运动、轿跑属性但又配备冰箱的车型。不过从小米冰箱最低 5℃ 冷冻的参数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半导体冰箱;甚至在后续的小米 YU7 上,一款主打家庭使用的 SUV,使用的也同样是半导体冰箱,自然在使用体验上和压缩机冰箱还是有明显差距。

就算不用提车,YU7 车主也能通过网上一些小米 SU7 博主的实际体验寻找蛛丝马迹。

一些网友在分享小米SU7 的冰箱使用体验是提到,它“如果保持一直常开,车里会特别热”、“车开到目的地了,冰箱还没制冷”等等,可见半导体冰箱在实际使用中除了制冷温度不够低外,速度慢、容易发热等问题也困扰着车主们。

人躺在草地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看了理想的“稳定发挥”、小米的“无厘头”后,在车载冰箱赛道上又迎来一个“后期之秀”,乐道 L90,将车载冰箱卷入新阶段。

可以说,理想上的冰箱有的它都有了:大容量、压缩机、最低 0 ℃ 制冷,还有电动开合;在理想i8 没有改配全系标配冰箱之前,它就实现了全系标配冰箱。

而且它还有一个超越理想的细节:冰箱的“拆洗模式”。

汽车博主@电动兄弟羽毛哥 探店时店员给他介绍了冰箱的拆洗模式,仅需一分钟就能将冰箱拆出来清洁。

图片

这个功能精准命中了家庭用户的生活化场景,特别是一些小朋友不小心把可乐、果汁撒在冰箱里,或者没有把瓶盖弄好就将饮料放回去,这些被弄脏的冰箱不再需要大费周章开到 4S 店由工作人员拆装清洗,自己花一分钟就能搞定了。

可以看到,从小米冰箱的“至少得有”,到理想冰箱的“稳定发挥”,再到乐道 L90冰箱的“出奇制胜”,在车载冰箱这个赛道上竞争是越发激烈。

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由“面”转向“线”,甚至是“点”,围绕细分功能的无限拓展卷到了极致。

竞争新阶段

李想或许误判了新能源市场竞争的惨烈程度。

“冰箱彩电大沙发”或许是理想能有今天的主要原因,但它从来都不是理想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它的护城河实在太低了。

除了理想 i8 的“滑铁卢”,市场面上的消息也对理想非常不利。刚过去的七月,理想汽车只交付 30,731 辆,同比下滑约 40%,环比下滑约 15.43%;在榜单中交付量跌出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前三名,位居第四。

在增程领域强手如林、接近天花板之际,理想再次发现自己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战略是一条谁都能学过去的道路。当市场上同质化的玩家越来越多,内卷无法避免,最终的结果便是如果车载冰箱不标配,就会落后于市场。

不进则退。

而乐道 L90 的成功,或许会给理想更直接的冲击。这款倾注了蔚来全部心血、背负着奋命一搏重任的车型,可以说是在这个价格段能给的都尽量给了。

在配置堆满的同时,蔚来还发了疯似的抠产品细节,连一个冰箱都要做出比友商更多的功能来...

新势力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无我有”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人有我优”的新阶段。

中国新势力汽车竞争的下半场,将会是一场各家明牌的肉搏战。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理想,在最拿手的赛道翻车了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