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城“解禁”摩托车,什么信号?

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作者 | 女兆

曾经一度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摩托车,正在全国多个城市迎来“解禁”的曙光。

2025年北京摩展首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摩托车商会等单位联合发布了一份《西安市摩托车发展评估与政策研究报告》。

报告对西安市摩托车解禁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建议各地区:

在“禁令”失效前,采取分类措施、变被动为主动的管理方式,对摩托车分等级、分范围,或者在数量上逐步放开。

“禁摩令”的解除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

2017年,西安就率先解除禁摩令。之后,重庆、济南、青岛、廊坊在内的大批城市开始跟进调整摩托车的限制政策。

2024年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锦阳、信阳、西宁和大连等多个城市集中发布调整措施,出现了一波“摩托车解禁潮”。

为什么在全国有两百多座城市参与,实施了40年的“禁摩令”,如今出现全面解禁的信号?

图片

“禁摩令”,其实是一个很反常的政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却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大范围禁摩的国家。

自1985年北京首先禁摩限摩开始,全国有近200多个城市跟进,这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大型城市。可以说,“禁摩令”是一个全国范围实施的,已有40年历史的政策。

当初为什么会实行“禁摩令”?从摩托车自身的属性出发,这主要源于两点:

第一,摩托车的污染大。不同于汽车,摩托车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这导致其污染巨大。摩托车的一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国IV标准的15倍以上,碳氢化合物超标排放在20倍以上。

第二,摩托车的安全性低。80年代的摩托车大多采用鼓式制动,紧急制动时车轮极易抱死,导致侧滑、甩尾甚至翻车事故,在所有机动车中属交通安全系数、安全性能较低的车种。如果说汽车是“铁包人”,那摩托车毫无疑问是“人包铁”。

此外,当初不法分子的“飞车抢夺”迫使大部分地方必须实行禁令。上世纪 90 年代末,摩托车曾因自身特性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犯罪“帮凶”。

摩托车因其体积小巧、机动灵活,犯罪分子驾驶摩托车作案后能迅速逃离现场,且摩托车低,即便丢弃也不心疼,加大了警方追查难度。

渐渐的,“飞车抢夺”升级成了“砍手党”。为了遏制犯罪,“禁摩令”成为了迫切要求。

那么,今天为什么各大城市纷纷解除“禁摩令”?背后其实也是时代的变化。

首先是摩托车技术的巨大进步。一方面,摩托车的污染排放得到了控制,如今其污染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摩托车的ABS防抱死系统迭代升级并大量应用,车辆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大幅提升,事故率远低于从前。

其次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巨大变化。

如今的中国,走到哪里都逃不过天眼系统,再易于逃窜的交通工具也无法躲过警察的追捕。加上如今摩托车管理的三板斧:问题摸排、源头查处和路面打击,我们已经形成了对摩托车违法行为的闭环处置,有效降低了摩托车违法行为数量。

正是自身和外界的两方面支撑,“禁摩令”的解除具备了基本条件。

2017年,西安市在“禁摩令”到期后选择不再续期,成为推动解禁潮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图片

“禁摩令”的解除标志着城市的管理者不再将摩托车视为城市的“负资产”,而开始将其视为一种可治理、可共生的交通要素,并纳入现代交通体系的规划蓝图。

很多人发现,作为市民高效通勤的 “神器”,摩托车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优势。

图片

图源:《2024年度西安市摩托车发展评估与政策研究报告》

从工作日通勤高峰期行驶速度来看,摩托车工作日高峰行驶平均速度为26.0km/h,比路况平均速度快42.9%,可以显著提升通勤效率。摩托车为通勤族,节省约30%的出行时间。

自从解禁“禁摩令”以来,西安的摩托车保有量从2017年的14.7万辆一跃增长至70万辆,有效分担7.2%的短途通勤需求,使地铁早高峰拥挤度下降5.8个百分点。

此外,摩托车还是物流运输和城市韧性的交通工具,在外卖快递和应急救援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图片

图源:《2024年度西安市摩托车发展评估与政策研究报告》

与电动车相比,摩托车的续航能力堪称 “碾 压级”:

一辆满油的摩托车续航可达200公里,而满电的电动车仅有50公里。

这一优势让外卖配送行业受益显著,骑手日均节省40分钟充电时间,配送范围从5公里扩展至8公里,高峰期接单量提升约20%。

在应急救援场景中,摩托车0.7-0.9米的紧凑车身,使其能在狭窄巷道和拥堵车流中灵活穿行,尤其适用于老城区、城中村等复杂路况。

无论是地震后的交通瘫痪路段,还是火灾现场的紧急救援,摩托车都能迅速突破重围,将救援物资和人员第一时间送达灾区,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也是因此,管理者逐渐意识到,摩托车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管得好,也可以为城市带来积极变化。

图片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需求巨大的产业,取消“禁摩令”对拉动消费、刺激内需也有很好的帮助。

摩托车的市场规模十分庞大,但长期以来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设备,可是仅次于汽车和商业飞机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根据行业统计,全球每年摩托车需求量在5200万辆左右,市场规模大概1万亿元,仅次于汽车的10万亿元和飞机的2.3万亿元。规模如此巨大,但摩托车受到的关注却与行业体量完全不成正比。

做个对比:电动两轮车的年出货量是6000多万辆,市场规模在1000亿左右,中国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而1万亿市场的摩托车,中国却只占到了全球30%的市场份额。

中国汽的亚迪、吉利、华为和小米,重卡的潍柴重汽,轨交的中国中车,客车的一通、三龙,船舶的中国船舶,都是全球响当当的行业话事人。

但摩托车呢?它的关注度甚至远远比不上电动两轮车的雅迪和爱玛。

国产的摩托车为什么不行?除了自身定位偏低端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国内市场不行,连年持续下滑。

“禁摩令”出行之前,摩托车一度是面子的象征,随着城镇化的需求销量节节攀升。但是随着“禁摩令”在全国的推广,摩托车逐渐被电动两轮车和小轿车所取代,国内销量年年下滑。

图片

图:中国摩托车内外销情况 资料来源:摩托车商会,东吴证券

可以明显看到,中国摩托车的内销从高于外销变成远低于外销。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逐渐依赖国外市场。

但我们都知道,目前国际形势晦暗不明,出口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摩托车行业需要国内市场,需要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图片

随着各大城市纷纷解除“禁摩令”,摩托车消费需求,预计将迎来一次井喷式爆发的机会。

以西安市为例。自2017年解除“禁摩令”以来,西安市摩托车保有量总体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近4年更是保持着10万辆以上的绝对增幅。虽然此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未来10年间仍会保持增长态势。

图片

图源:《2024年度西安市摩托车发展评估与政策研究报告》

甚至,摩托车可以超越单纯的交通工具范畴,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与社交功能,成为城市消费市场的新引擎。

图片

西安骑行海报 图源:《2024年度西安市摩托车发展评估与政策研究报告》

在西安,“禁摩令” 解除后,摩友社群呈现爆发式增长。

如今,超过100个摩友群聊活跃于社交平台,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摩托车爱好者。

这些社群以车会友,依托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周边自然风光,组织各类骑行活动,将古城墙、秦岭山脉等景点串联成热门摩旅路线,有力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景区等旅游产业的发展。

图片

西安复古骑行 图源:《2024年度西安市摩托车发展评估与政策研究报告》

随着摩托车文化的繁荣,一系列衍生业态也应运而生。专业的摩托车俱乐部为骑手提供培训、维修、赛事组织等服务;主题咖啡馆、骑行装备店成为摩友线下交流的聚集地;各类骑行活动、摩托车展览吸引众多爱好者参与,形成集体验、消费、社交于一体的产业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让许多摩友通过分享骑行生活成为网红,他们的内容创作不仅收获大量粉丝关注,更带动了骑行装备、旅游目的地等相关消费,创造出全新的商业价值。

作为曾被低估的消费领域,摩托车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

图片

当然,摩托车 “禁摩令” 的解禁,绝非意味着管理上的放任自流。2016年,时任总理面对“禁摩令”的各种乱象曾指出:

政府必须要提高规划、管理能力,决不能光图省事:“一禁了之”。

如今,解除“禁摩令”也不能图省事,“一解了之”。

解禁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摩托车真正蜕变为安全、高效、有序的城市交通“生力军”,让解禁带来的红利普惠大众,才是城市治理者面临的考验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全国多城“解禁”摩托车,什么信号?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