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千金在线炫富,400万人在看


没见过炫富不挨骂的?现在这套正在走红。

如今的社交媒体上,悄悄兴起了一种特别的趋势:那些晒出优渥生活的内容,非但没招来反感,反而总能收获一片羡慕。

前几天刷到个微信号,博主分享北欧日常:说在那边上学,只要按时到校上课就能每月领到1000块钱;上课时间短得离谱,下午三四点就放学;更让人惊叹的是,学校还会给学生配专人接送,全程免费。评论区里没有一句指责,满屏都是“下辈子想生在北欧”“这才是理想生活吧”的感叹。

这种“展示美好却不引发反感”的现象,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同样明显。就像TikTok(国际版抖音)新人,26岁的Rebecca Ma(账号becca x bloom),靠着晒奢侈品穿搭、豪宅日常,给宠物猫准备奢华三文鱼早餐,在8个月里狂揽400万粉丝,成了“无害炫富”的典范。

同样是展示优于常人的生活,为什么有人招恨有人圈粉?Rebecca的走红,或许藏着这种“炫富”流量趋势的密码。

她的走红

Rebecca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位为“奢侈品网红”。

她最初上传的视频拍的是自家的猫和狗,后来也发布了不少为自家猫咪准备精致早餐的视频。餐盘是考究的瓷器,食材是寿司级三文鱼、金枪鱼和鱼子酱,视频配上轻快的音乐,整体调性温柔治愈。网友们果然不分国界,外国网友在评论区排着队喊:“你家还缺我这只猫吗?”

发布第一条视频爆火后,她逐渐调整了内容方向。Rebecca开始展示住在豪宅里的生活点滴、奢侈品穿搭、开箱视频、繁复讲究的婚礼筹备过程,还分享自己作为金融从业者的理财心得内容可谓妥妥的炫富日常,但是她的讲述语气轻描淡写,还会谦虚一下,使这位“硅谷千金”反而受到了网友的欢迎。

她在一条视频中随口说:“这辆车是我爸送给我妈的结婚纪念日礼物。”随后,她演示了劳斯莱斯车门隐藏式雨伞的功能,表示自己觉得这个设计很有趣,轻松收获了百万播放。

她对时尚单品的喜恶从不遮掩。在一段记录“周末的一天”的视频里,她在香奈儿专柜拿起一款黑色手包翻看片刻,笑着放回原位:“颜色太普通啦,不太是我的菜。” 转头却对着镜头展示自己喜欢的印着鱼图案的粉色睡裤。这种看似随意的、跳出奢侈品固有框架的选择,被粉丝笑称为“有钱也不按套路出牌”,反倒觉得她的喜好里藏着不盲从潮流的真诚。

于是,Rebecca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人设:她的生活无疑奢华,但她展现的是一种“平静富人气质”。

网友评论说:“你是第一个在TikTok上让我感觉炫富得不刺眼的人。”这句话,道出了Rebecca与其他“炫富网红”的根本区别。她在短时间内迅速从宠物博主,转型为#RichTok现象级博主,完成了个人IP的精准定位。

技术造富的第一代

要理解Rebecca的底气,必须回到她父母那一代人的创业故事。

Rebecca有一个姐姐,是家中老二。她的父亲马一鸣(Simon Yiming Ma)是北京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后赴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攻读研究生学位。母亲周鹤(Heidi Chou)则来自上海,拥有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士学位,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MBA。两人相识于IBM,一个是软件设计师,一个在销售与项目管理领域崭露头角。

1994年,正值信息技术产业全球化浪潮,马一鸣与周鹤在硅谷创立了柯莱特信息系统公司(Camelot Information Systems),同年在北京设立中国总部,形成“境外注册、境内运营”的跨国架构。公司主要为中国金融机构、政府及企业提供高端IT服务,早期依托IBM技术积累,承接了中国银联、国家开发银行等重要项目,91%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

发展过程中,柯莱特与IBM、SAP等巨头建立长期合作,业务网络覆盖中国多地及日本,员工规模一度超4000人。

2010年,柯莱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IT服务行业的重要代表,也是当时中国公司在美上市的最大IPO。其招股文件明确将自身定位为“服务中国金融与政府机构的技术服务商”,并通过美国存托凭证(ADS)形式吸引全球投资者,这一上市路径与百度、阿里巴巴等典型中概股完全一致,也让它成为中国IT服务行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代表。这是华人技术创业者的高光时刻:通过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国际化的商业视野,他们在全球资本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柯莱特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公司很快陷入了多重困境。

2010年后,中国IT行业进入爆发期,互联网企业与科技公司对技术人才的争夺白热化,直接推高了人力成本——中国工程师薪资以每年15%-20%的幅度上涨,而柯莱特作为服务型企业,人力成本占总支出的60%以上,利润空间被急剧挤压,毛利率从上市初期的38%骤降至22%。

与此同时,公司的业务模式瓶颈逐渐凸显。长期依赖Oracle、SAP等巨头的外包订单,收入结构中“技术服务”占比超80%,却未能抓住云计算兴起的机遇布局自主产品。当SaaS模式成为行业主流时,柯莱特因缺乏核心技术壁垒,逐渐失去市场主动权。

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后中概股遭遇集体信任危机,柯莱特也未能幸免。做空机构频繁质疑财务数据,导致公司股价较发行价暴跌75%,维持上市的合规成本与融资功能失衡,继续留在资本市场已无实际意义。

2013年,马一鸣(董事长兼CEO)、周鹤(总裁)与执行副总裁王宇辉提出以每股ADS 2.05美元的价格将公司私有化,总估值约9,820万美元。2014年,公司完成退市。此后,马一鸣与周鹤逐渐淡出IT产业,转向房地产投资与慈善事业。

柯莱特的兴衰,成为了第一代华人技术派创业者的缩影:他们用代码和系统服务建立起行业地位,再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财富沉淀。

一代到二代的财富传承

柯莱特退市后,马一鸣和周鹤通过设立家族信托基金,布局房地产和股权资产。Rebecca的成长环境,正是这笔信托财富的直观体现——她名下有三座加州豪宅。

其中阿瑟顿(Atherton)的法式庄园是三座房产中最贵的——2015年以1280万美元购入,占地1.37英亩,包含6间卧室、9.5间浴室、红木镶板图书馆、酒窖和带锦鲤池的景观花园,2025年Redfin估价已达2469.6万美元,增值近一倍。

位于硅谷心脏地带的帕洛阿尔托(Palo Alto)房产目前估价1500万美元左右,而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总部所在的库比蒂诺(Cupertino)房产估价约2000万美元。这些房产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Rebecca在TikTok上展示奢华生活的天然背景。

Rebecca从小在阿瑟顿长大,这个“小镇”位于全美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地区,聚集了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等科技权贵。她中学就读于当地学费高达4万美元一年的私立学校Menlo School,后进入南加州大学(USC)主修商业和经济学。

这些经历让她对“优质生活”的理解,超越了简单的物质堆砌。

她居住的豪宅虽源自父母打拼的基业,但她的生活开支却并未依附于家族财富。

高中时期,她利用假期参与国际公益组织的支教项目,前往中国西南偏远山区的孤儿院开展志愿教学。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发现,当地学生因地理位置分散难以获得优质辅导资源——这成为她2015年创立StudiPal平台的直接契机。这个点对点学习平台采用C2C匹配模式,通过算法将城市大学生与偏远地区学生连接,形成“知识共享网络”。平台初期仅收取10%的服务佣金,用户规模曾覆盖中国多个省份的十余万用户。

尽管表面看是教育公益项目,StudiPal实际积累的学习行为数据被用于开发自适应题库,后来被一家教育科技公司收购,交易价格报道为20万美元。父亲曾建议将项目并入柯莱特体系,她却坚持独立运营,这种对轻资产模式的偏好,已显露出对于新一代人对于父辈“硬件+人力”传统IT外包模式的不同看法。

2018年,仍是南加州大学本科生的Rebecca,通过学校与MIT的合作交换项目,参加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暑期科技创新夏令营。在那里,她与来自全球的学生团队共同研发了Solarshade太阳能充电伞。这款产品采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在遮阳的同时为手机、笔记本充电,设计曾获得相关技术认证,光电转换效率据称达18.7%,高于同期市场平均水平。

尽管项目未实现商业化,却被部分投资机构认为具有潜在价值,估值约120万美元。未能落地的核心原因在于成本控制:钙钛矿电池的大规模生产成本较高,远超传统晶硅电池,这一教训让Rebecca意识到技术可行性不等于商业可行性,进而转向探索无需重资产投入的流量变现路径。

如今的Rebecca,在金融机构工作了三年,有自己的事业,未婚夫是亚马逊技术总管大卫·波纳尔(David Pownall)。

她的视频将“亲和叙事能力”与家族资本的厚重相结合。那些动辄千万美元的庄园与豪宅,从不是镜头刻意聚焦的主角,而是她蜷在沙发上撸猫的背景板,或是展示早餐时不经意扫过的落地窗景——没有价格标签的强调,只有“住了很久的家”的熟稔感。

面对奢侈品,她同样藏起了价格标签:拎着Birkin时不说“这只包值六位数美元”,只表达她是否喜欢;试穿香奈儿套装时不提定制价格,只说“我很喜欢上班的时候穿”。

这种“藏”的智慧,恰是她平衡多重元素的关键。家族赋予的优渥是底色,却被她用“生活流”的叙事冲淡了距离感。她从不避讳自己站在父辈积累的资本基石上,却更擅长用“普通人的喜好”搭建桥梁:即使网友买不起,也能够产生审美上的共鸣。

这种自洽,本质是对自身元素的精准整合:她持有对奢侈品的理性评判态度;用早期创业积累的“用户视角”,拿捏住观众对“真实感”的需求;再以金融工作培养的分寸感,控制着展示的边界。

没有刻意扮演“平民网红”的拧巴,也没有沉溺于财富的张扬,只是自然地让“含着金汤匙”与“有自己想法”这两种特质结合在一起——当豪宅成为生活场景而非炫富道具,当奢侈品回归“好用”的本质功能,观众看到的便不再是割裂的“富人”标签,而是一个立体的人:既拥有优渥的底气,也保留着生活里的“烟火气”。

这正是她迅速火遍全网的关键:不是削足适履地迎合某一种人设,而是让身上的每一种元素都找到合适的位置——家族资本提供了生活质感的基底,个人经历赋予了叙事的温度,对分寸的把握则守住了观众的好感。这种平衡,让她在“炫富”时既不显得虚伪,也不引发抵触,最终实现了人设的自洽。

争议

当然,人红是非多。对于Rebecca的爆火,也并非所有人都买账。

另一位华裔富二代,网络安全巨头Fortinet创始人美籍华人谢青(Ken Xie)之女、《璀璨帝国》前嘉宾谢嘉怡(Jaime Xie),在网上阴阳怪气地内涵Rebecca,暗指她家里正“被查欺诈”,还怼她“这时候还好意思教别人理财”,两家的粉丝在评论区吵翻天,闹得沸沸扬扬。

然而,8个月狂揽400万粉丝的Rebecca似乎并不在意这些风波。她依旧照常更新视频——分享和加拿大工程师未婚夫的婚礼筹备细节,开箱新入手的物件,过着令网友们羡慕的生活。

事实上,出道半年的Rebecca在不久前签约了联合人才经纪公司(UTA),已收到上百个品牌合作请求。从奢侈品到生活方式服务商,传统娱乐行业也开始把她视作真正的“富人流量IP”,不过目前Rebecca选择接的商务还寥寥无几,表示还想继续在金融领域工作。

结语

Rebecca的爆火,并不是简单的“炫富”。

她父母凭借技术创业和资本运作,在90年代硅谷与中国市场完成财富积累;她则通过内容生产与流量叙事,把上一代财富转化为当下的流量与事业。

这或许才是数字时代更鲜活的财富叙事:她像个精准的“资本翻译官”——把父辈积累的实体资产拆解、重组,再用流量时代的语言重新编码,快速致富。

当流量时代将“展示”与“冒犯”的边界不断压缩,Rebecca 的平衡之道或许值得参考:不必刻意遮掩自身状态,找准表达节奏就够了。

只是,当争议渐起、新鲜感褪去,如何让流量不依附于财富外露,让“富家千金”的标签下生长出更持久的人格魅力,仍是她需要续写的答案。

而这,或许也是所有站在时代浪尖的“新富叙事者”共同的命题。



Source link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程序员中文网 » 26岁千金在线炫富,400万人在看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