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05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6.2%和21.3%。
分业务类型看,营业收入中,来自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的营业收入为844.4亿元,占比80.2%;物业服务营收170.9亿元,占比16.2%。
对于上半年业绩出现亏损,万科方面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仍处低位。同时,结合行业、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考虑到业务风险敞口升高,其新增计提了资产减值。再者,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虽然业绩承业,但万科于报告期内落实主体责任,妥善解决到期债务,上半年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
对于下半年的安排,万科管理层在与投资者交流中介绍,在金融机构、国资大股东及合作伙伴支持下,公司将稳步推进改革化险工作,逐步消化风险,但彻底化解仍需“以时间换空间”。
万科方面进一步表示,公司将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尽力减亏,加强应收款项清收,依靠自身努力,公司有信心、有能力应对挑战,全力以赴争取妥善化解到期债务,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开发项目结算规模回落 毛利率处于低位
就上半年公司业绩仍然承压,万科管理层8月22日在与投资者交流时坦陈,公司当前的业绩,受到开发业务结算规模下滑和毛利率仍在低位等因素影响,随着过往高地价项目进入结算,公司毛利承受了较大压力。
“另外,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部分资产计提了减值,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这些因素都加大了亏损。”万科管理层在与投资者交流时表示。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91.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2.6%和45.7%。扣除税金及附加前,该公司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为8.7%。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各类支持性政策,万科形成了存量盘活的系统性打法。为推动资源盘活,其尝试了多种方式。
对于商办占比较高的地块,万科结合城市实际需要,通过“收储、调规、再出让”的方式进行盘活。与此同时,其开展资源置换工作,通过整售商办资产,置换住宅项目,实现多方共赢。其还通过项目股权退出,自持转销售等方式,实现资源盘活及资金回收。
另外,万科还充分利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与存量商品房,截至目前,万科已向政府申报36个,其中15个已纳入市级清单。
“天津有一个项目,已与土地整理中心签订专项债收储框架协议。”万科方面透露。
通过一系列打法,该公司上半年库存去化及存量盘活,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万科方面介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库存资源去化力度,针对现房、尾盘、车位、商办实行销售品类专项管理。今年上半年,年初现房实现销售176亿元,准现房销售183亿元,车位商业及办公销售81亿元。其还推动尾盘项目快速去化,上半年实现69个尾盘项目清尾。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万科通过存量盘活优化和新增产能近百亿,盘活回款近60亿元,2023年以来已盘活货值约785亿元,累计实现新增销售超2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万科当前仍在大力推动旗下资产周转速度,以尽快盘活存量。这其中,万科在北京即加快了部分持有资产的出售。
据北京万科8月20日公布的信息,其持的有北京翠湖国际项目8号楼办公产品5层及地下仓储1层不动产,计划对外以1.21亿元的价格对外出售。本次出售的目标资产中,1-5层为办公,面积3418平方米;负1层为仓储,面积138平方米。
同时,北京万科还计划出售持有的北京万科雲庐7套商业不动产,以及北京翡翠西湖商业3套。据其披露的信息,雲庐7套商业产权面积565.95平方米,出售总价约1979万元;翡翠西湖3套商业产权面积513.73平方米,总价约562万元。
在此之前,北京万科已完成了金域缇香家园商业资产的出售。据北京万科7月7日公示信息,公司持有的该目标资产于2025年6月通过招投标竞价形式完成出售,最终成交价约4730元。
此外,今年6月万科完成对上海金桥万创中心项目的出售,接手者为一家国企。该项目是一个位于金桥的产业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将加速销售回款 争取增量流动性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万科业绩仍承受一定压力,但在各方支持及自身多措并举之下,报告期内其顺利完成公开债务兑付。
今年上半年,万科获得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期内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 亿元(不含股东借款)。截至目前,万科顺利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也积极为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目前已累计向公司提供238.8亿元的股东借款,且借款利率和抵质押率均优于市场惯例水平。”万科方面称。
就公司如何解决后续到期债务压力,将如何应对的问题,万科管理层介绍,一方面,公司将继续通过加速销售回款、动态管控开发节奏、合理平衡收支,力争经营性现金流为正,同时进一步发挥好经营服务类业务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落实收敛聚焦,根据市场条件灵活采用市场化转让、资产证券化、战略引战、扩大合作等策略,充分实现资产价值,适时补充流动性。
“此外,除经营和交易创造的现金流之外,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与支持,稳定存量融资规模,继续争取增量流动性机会,以时间换空间。”万科管理层称。
据悉,在做好销售与交付的基础上,万科坚持存量资源盘活为主导、精准投资为补充的投资策略。
就销售情况而言,今年上半年万科销售金额691亿元,同比降幅较为明显,这主要因为新盘供应较少,以存量资源去化为主。
从资源总量来看,截至2025年中期,万科未结算的待开发项目、在建项目和存量土地合计建筑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在积极盘活和有效供应下,仍可维持一定的在建和存货规模。
尽管今年供货总量不多,但万科新入市的项目仍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表现。万科管理层介绍,温州璞拾云洲、成都都会甲第、成都锦上扬华、天津东庐等多个存量盘活项目,首开实现9成及以上的认购去化。
而自2022年以来,万科所有新项目均纳入全周期投后管理,新项目投资兑现度达85%
与此同时,万科加快建设经营性不动产的资产证券化通路。今年上半年,万科旗下中金印力消费REIT底层资产杭州西溪印象城客流同比增长超5%,项目出租率约99%。另外,万科Pre-REIT基金再次取得进展,其与中信等知名机构携手成立了万新金石(厦门)住房租赁基金,收购泊寓旗下项目,推动业务由重变轻。
开源证券分析师表示,万科借助大宗交易、REITs 发行、金融支持政策等,积极化解经营压力。
“考虑到公司情况,未来业绩释放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期待万科能够安全穿越周期,构筑房企发展新模式。”上述分析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