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经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在这样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累计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前7个月实现3.5%的增长,量质提升十分不易。
外贸量质提升的支撑因素
何咏前表示,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支撑因素。
一是政策给力。去年四季度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多轮稳外贸政策,围绕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强公共服务,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就业等方面持续强化政策保障。各部门各地方深度联动,全力落实,推动外贸企业应享尽享。
以金融为例,前7个月,中信保公司短期险承保5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7%。进出口银行新投放外贸领域贷款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
二是合作多元。我国不断拓展与更多贸易伙伴互利合作的空间。前7个月我对新兴及其他市场进出口增长5%,占比65.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了9.4%和17.2%,均明显高于整体。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5%,占比提升至51.7%。
三是动能释放,外贸向上、向新的势头更加巩固。前7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了9.3%,占比60%,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船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广大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应变求新,找新市场,做新产品,拓新渠道。前7个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了65.4万家,其中近9成是民营企业。
全球经贸不确定性仍存
何咏前表示,当前,全球经贸发展仍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多个国际组织均指出,关税壁垒显著增加全球贸易成本,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的效率和稳定性,全球贸易仍面临下行风险。
“我们将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我们有信心、有底气继续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并与更多贸易伙伴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何咏前称。
本月8日,世贸组织(WTO)在发布的预测更新中表示,全球商品贸易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0.9%,较4月预测的-0.2%有所改善,但低于关税上调前的2.7%估计值。WTO经济学家将此次上调主要归因于美国提前进口。
不过,WTO也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更高的关税将对贸易造成压力,使明年预期贸易量增长从之前的2.5%降至1.8%。
WTO总干事伊维拉表示:“全球贸易在面对持续冲击时展现出韧性,包括面对最近的关税上调。提前进口和改善的宏观经济条件为2025年展望提供了温和支撑。然而,最近关税措施的全面影响仍在逐步显现。关税不确定性的阴影继续对企业信心、投资和供应链构成沉重压力。不确定性仍是全球贸易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