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海的一座换电站内,一辆电动车自动驶入站台,仅需三分钟,便可完成电池更换。随着这一技术逐渐成熟,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正将其推向更大规模。
据《金融时报》8月19日报道,宁德时代计划今年在中国建设1,000座乘用车换电站,并在2028年前扩展至1万座,日服务能力将达100万辆,公司还预计全国需建3万座换电站。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也在加快重卡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今年将建设300座换电站,并与中石化合作,计划在重要货运路线铺设15万公里的重卡换电网络。5月,创始人曾毓群表示,预计到2028年,中国一半新售卡车将为电动车型。公司亦将与神州租车、招银租赁合作,部署10万辆配备可换电池的电动车租赁车队。宁德时代还称,计划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同步推进换电网络。
今年,中国电动车销量有望首次超过燃油车。
在技术路径上,宁德时代认为快充与换电将长期共存。Rystad Energy分析师指出,换电站可利用电价峰谷差,不依赖高压电网,而快充普及仍需大量电力基础设施升级。
尽管换电被视为应对城市密集、用户缺乏固定充电桩等难题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争议。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称,公司曾研究换电技术五六年,但最终在2023年决定放弃,认为提升电池性能更为关键。部分业内人士也担忧,不同车型与电池间的兼容性问题及高昂的建设成本,或成为行业推广障碍。(国际财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