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要能攻能守。熊市的时候,会守,控制回撤;牛市来了,敢攻,跟上上涨的节奏。给基民良好的持基体验。
但偏偏有的基金经理,却搞错了自己的定位,总以出格的言论博取眼球,赢取热度。无奈管理的产品给基民亏钱,甚至跑不赢业绩比较基准,日前更是因为大放厥词,被基民diss,率先塌房。
德邦稳盈增长基金经理雷涛,2023年,面对基民“灵魂拷问”:“作为基金经理,当基金不停下跌的时候,你都在做些什么?” 雷涛回应:“当我的产品持续下跌的时候,我都在努力地做点家务,这样我老婆可能就能骂我少一点”。就这一句话,成功让他 “出圈”,在基金圈火了一把。
他还曾自我调侃道:“我哪懂什么理财?都是买自己的产品,要是产品业绩做得不好,就 Double Kill 了。”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德邦基金居然还把这些当作产品卖点,给雷涛贴上 “基民友好型” 基金经理的标签,大肆进行宣传。甚至有报道称:“基金社区里,这样的陪伴式的投教内容,他以平均每周一篇的速度,从 2022年7月一直更新到现在。”
然而,业内不少人士对此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基金经理的核心职责应当是专注投资,不断提升自身的投研能力,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而不是靠这些博眼球的手段。
8月12日,雷涛在基金社区发表高论:“我想说,不要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我们打的是一场大的战争!”
当天,雷涛管理的德邦稳盈增长C净值下跌-1.21%,而同日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0.5%和1.24%。
基金业绩被指数远远甩在身后,基金经理却还在这儿教育基民,这操作,怎能不让基民们反感?一时间,吐槽声铺天盖地袭来。面对汹涌的民怨,雷涛只能悄悄删除了这段文字。
但被“教育”了的基民们可咽不下这口气,表示马上就要赎回基金,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
雷涛这波操作,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林园。林园面对投资者质疑时,那可是霸气怒怼:“志同道合你就买我的产品,不买我也从来不强求,亏了就活该,要我道歉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事儿,我这么有钱的人,怎么可能给穷人道歉呢!”
还有梁宏,也曾直言:“叽叽歪歪的悉数拉黑,哪怕你是出资人。不要对我评头论足,有本事自己赎回自己去炒股。”
林园和梁宏,好歹都是百亿私募大佬,有着辉煌的投资业绩作为底气。可雷涛自2023年5月管理德邦稳盈增长C以来,任职总回报仅为-28.02%,任职年化回报-13.49%,同类排名2101/2141。这成绩,简直不忍直视。
德邦稳盈增长的投资目标写得清楚: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本基金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与个股、个券的主动投资管理,在相对较低风险下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可在雷涛管理期间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9.45%,沪深300上涨5.14%,产品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和主要指数,今年以来最大回撤近30%。稳盈地变成稳输!
再看基金平台上对他的评价,赚钱能力为-8.54%,同类排名 1501/1884。
德邦稳盈增长重仓AI赛道。很明显,德邦基金这是想押注赛道,来个一战成名。再配上德邦 “邦邦团”“邦女郎” 的网红式颜值营销,企图精准收割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基民,复刻诺安成长的“神话”,“菜狗”变 “雷神”。
一直以来,德邦稳盈增长的规模都不大,最低的时候规模只有6000万,A份额规模最小的时候更是只有183万。截至今年上半年,基金规模也才1.62亿。对于这样的 “迷你基” 来说,与其按部就班最后走向清盘,不如放手一搏。要是成功了,就能一夜之间变身网红基金;就算失败了,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清盘,成本不高。
只是谁都没想到,公司全力打造的这位“基民友好型” 基金经理,就这么迅速地塌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