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投顾推荐的股票可靠吗?一位股民的29800元维权实录
"老师,这只票明天真的能涨停吗?"凌晨1点23分,王建国(化名)还在VIP客户群里@着所谓的"首席分析师"。三个月前缴纳的29800元投顾服务费,换来的却是账户里越来越刺眼的绿色数字...
一、从"稳赚不赔"到血本无归
去年双十一,上海股民王建国收到某持牌投顾公司的促销短信:"限时特惠!加入金股计划享68折,跟单操作3个月收益保底30%"。看着APP里不断跳动的成功案例截图,这个有着8年股龄的老股民心动了。
"刚开始推的几只票确实小赚",王师傅用上海话回忆道,"但后来老师说要升级至尊版服务才能拿到'主力建仓票',又让我补了2万块"。结果所谓的"内幕消息票"连续跌停,当初承诺的"一对一风控指导"也变成了机器人般的固定话术。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据行业观察,部分投顾机构存在:
- 过度包装分析师资质(如虚构"华尔街背景")
- 用模拟盘截图冒充实盘收益
- 诱导客户不断追加服务费用
二、这些"套路"你中招了吗?
在帮助王师傅维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类纠纷通常有共同特征:
- 承诺与现实的落差
"保底收益20%""每周3只涨停板"等话术,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的"不得承诺收益"直接冲突。 -
服务质量的断崖式下跌
缴费前每天10条消息嘘寒问暖,缴费后客服响应速度堪比"树懒"。杭州的李女士(化名)吐槽:"29800买的服务,最后发现给的研报和免费平台上一模一样"。 -
层层加码的消费陷阱
从基础会员(9800元)到VIP(29800元)再到私募通道(50万起),部分业务员会刻意制造焦虑:"现在不升级就错过年度最佳建仓机会"。
三、维权路上的关键转折
王师傅最初尝试与机构协商时,对方以"投资有风险""服务期已过半"为由拒绝。转机出现在他做了三件事:
1. 整理全部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证据)
2. 保存所有交易记录与服务协议
3. 通过专业渠道寻求协助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四、给股民朋友的实用建议
-
警惕"天上掉馅饼"
记住那句老话:"要是真能稳赚,他们干嘛不自己闷声发财?" -
做好证据留存
• 保存所有宣传材料
• 录制业务员承诺的语音
• 留存缴费凭证与合同 -
把握维权黄金期
通常服务终止后6个月内是协商的最佳窗口期,超过1年追讨难度会显著增加。
五、写在最后
投资本应是理性决策,但当情绪被精心设计的话术操控时,再精明的股民也可能迷失。王师傅最终追回了大部分服务费,但那些因跟单操作亏损的本金,却成为永远的学费。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记住:沉默不会换来转机,行动才有希望。
法律声明:本文所述为真实案例改编,若您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建议及时通过正规渠道维护合法权益。